金纳米粒子可控自组装构建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学的迅速发展,金属纳米粒子以其独特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研究,将金属纳米粒子有序化、结构化无疑是深入研究这些独特性能的有效途径。金属纳米颗粒能够组装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结构,组装后的纳米材料表现出特有的集体性质。这些性质不仅取决于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大小,也取决于其空间的排列的方式,因此,通过控制组装的结构以调节组装体的光电学性质引起了很大关注,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据此,本文探讨了各向异性的金纳米棒不同方式组装的制造方法,以及球形金纳米粒子与金纳米棒杂化组装体系的制造方法,并且能够控制球形金纳米粒子组装到金纳米棒的不同面。初步探讨了组装的方式对组装体光学性质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了金纳米棒不同方式组装的构建。采用种子生长法合成的金纳米棒(GNRs),侧面被大量CTAB所包被,末端相对裸露,因此端面(头部)可以优先进行化学修饰。当加入适量体积与浓度的双官能团分子SH-PEG-COOH (Mw-459)时,其通过Au-S键优先结合在GNRs端面,并提供羧基官能团。生物素分子(Biotin-PEO-Amine)一端的氨基与羧基官能团通过EDC/NHS共价连接形成酰胺键(CO-NH)并锚定于GNRs端面上,形成端面修饰生物素的金纳米棒(GNRs-Biotin).链霉亲和素蛋白(Streptavidin,SA)加入后,其与生物素的特异性识别引发GNRs头碰头的组装,即首尾相连的组装结构(End-to-End)。组装形成后,TEM电镜图可看出,GNRs首尾连接成链状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发现GNRs长轴吸收峰发生明显红移。2.对于GNRs肩并肩组装(Side-by-Side),本研究设计引入SH-PEG-CH3O(Mw-2000)分子,其优先结合在GNRs端面。由于端面被此分子占据,双官能团分子SH-PEG-COOH加入后仅能结合在GNRs的侧面,并置换侧面的CTAB分子。此后,生物素通过同样的方式共价连接到GNRs侧面,链霉亲和素蛋白与生物素的特异性识别引发GNRs肩并肩组装形成(Side-by-Side)。TEM电镜图可看出,GNRs肩并肩连接成梯状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中GNRs长轴吸收峰发生明显蓝移并伴随峰强度的降低。3.对于End-to-Side组装,分别对两组GNRs进行表面修饰,一组GNRs端面修饰生物素,另一组GNRs侧面修饰链霉亲和素蛋白。由TEM图得知,GNRs排列成“T”,“Ⅱ”,“Ⅲ”等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中GNRs长轴吸收峰发生红移。4.探讨了不同形状金纳米粒子组装体系构建。设计并控制球形金纳米粒子(GNPs)组装在棒状金纳米粒子(GNRs)的端面或侧面。GNPs表面共价连接SA, GNRs头部共价结合Biotin分子,两者混合后,SA与Biotin的特异性识别使得GNPs组装在GNRs的端面。然而,当SA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GNRs的侧面,Biotin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结合于GNPs表面,两者混合后,SA与Biotin的特异性识别使得GNPs组装在GNRs的侧面,同时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Zeta电位的改变分别对GNPs, GNRs的表面修饰进行表征。最后以TEM电镜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作为表征手段,实现GNPs在GNRs不同表面的可控组装。这种方法可用于构建其它形状纳米材料的可控组装。
其他文献
“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正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样,一条古道见证着古人奔波劳顿的生活方式、物资商品的运输与交易、民族之间
期刊
疫情就是命令,烈火淬炼真金.当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成为浙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大考”.rn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
期刊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rn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攻坚之年、收官之年,浙江以深化“三服务”活动,跨出新年开工“第一步”.各地各部门组织广大党员
期刊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此话的意思,是劝诫世人行事内敛、做人谦逊,不唱高调,不慕虚名,以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态度追寻人生的高度.rn低,是一种智慧.路径
期刊
近年来,由合成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嵌段共聚物制备成的载药胶束系统在控制释放系统领域(DDS)被广泛研究,以提高对传统方法对癌症的理疗效果。这种载药粒子由于它的亲水外壳和疏水内核的结构,可以增加疏水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另外由于胶束的纳米尺寸性而使得胶束系统具有被动靶向性。目前,环境响应型纳米粒子已逐渐被研究。但是,在药物控释的单一胶束系统里,实现胶束的多重响应性有很大的限制。因此,复合胶束系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