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社会学研究——以太原市五所高校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看法。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它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的方向、规模、结构、方式等等,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当代“90后”大学生掌握有较丰富的知识,青春而有活力,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一个主要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经济虽然没有独立但却有着理财的自主权,所以他们的消费也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观念不仅反映出他们自己的生活状况、价值取向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更是无数个家庭消费观念的反射,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程度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因此当代“90后”大学生是否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消费的合理性,以及消费的发展状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现状,得出他们消费观念上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特点,就是消费观念中自由、个性比较明显,呈现出矛盾状态,模仿显的比较突出。同时提出他们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高消费和享乐消费、盲目消费和从众消费、攀比消费和超前消费、炫耀消费和符号消费一系列消费主义倾向的问题,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及重塑他们合理消费观念的价值指向。通过这些研究分析,希望当代“90后”大学生能够对其消费观念进行反思,从根本上接受积极的消费观念导向,将外在对其消费行为的合理期待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念,主动、实事求是地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出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好积极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构建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当代“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引导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他们进行引导。
其他文献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满足城市化发展和拓展城市空间的需要,政府征用了城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将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在城郊新型社区。城
三农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由于信息不
政治信仰是一种以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信仰。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信仰状况和总体趋势在一定
城市化过程中越来越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农民失地后,权益得不到保障,引发了许多矛盾。当前农民集体抗争行动研究较多关注抗争行动的形成机制和策略,相对忽视行动何以成功或消退等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妇女留守农村并承担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和生产责任,“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意识未曾改变,但“男耕女织”发展成为“男工女耕”,农村妇女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农村整体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小觑之力。但是由于农村妇女整体素质有欠缺,占有资源有限且对市场把握程度不够,在农业女性化背景下,农村妇女的力量并未在农村发展中得到重视和充分发挥。特别是在精准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是保障社会良性发展和平稳运行的重要部分。萨缪尔森认为缺乏教育将阻碍社会公平的推进。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教
农民组织化是我国学界与政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特征日趋明显。农村妇女的组织化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