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星虫对饲料中糖源利用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南部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稚虫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不同糖源、糖水平及糖脂比对方格星虫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配制7种含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的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8周,研究饲料中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糊化玉米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处理组(P<0.05),而饲料中糖源对稚星虫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体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的体水分和体粗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葡萄糖处理组方格星虫稚虫的体水分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土豆淀粉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葡萄糖处理组方格星虫稚虫的体粗蛋白质含量最低,显著低于糊化及非糊化淀粉组(P<0.05)。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的体粗脂肪含量及灰分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消化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糖源对方格星虫稚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其中,蛋白酶活性以蔗糖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糖源组(P<0.05);葡萄糖组最低,略低于两种不同形式的玉米淀粉组,显著低于其他糖源组(P<0.05)。淀粉酶活性最高的亦是蔗糖组,显著高于其他糖源组(P<0.05)。脂肪酶活性以葡萄糖组最低,显著低于除蔗糖组外的其他糖源组(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大分子糖类(淀粉)对稚星虫的促生长效果要优于双糖(蔗糖)和单糖(葡萄糖)。另外,预糊化玉米淀粉能显著提高方格星虫稚虫对玉米淀粉的利用率。2.配制6种糖水平(1.89%、7.35%、12.81%、18.27%、23.73%和29.19%)的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8周,研究饲料糖水平对稚星虫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糖水平对稚星虫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糖水平为1.89%-18.27%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糖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饲料糖水平继续增加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糖水平对虫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虫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糖水平的上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饲料糖水平为23.73%时达到最大值。虫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糖水平的上升呈升高的趋势,饲料糖水平为29.19%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糖水平对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蛋白酶和淀粉酶分别在饲料糖水平为23.75%、18.27%时达到最大值。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糖的适宜水平为18.52%。3.配制5种不同糖脂比(0.68、1.02、1.62、2.61和4.35)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6.77±0.40)mg的方格星虫稚虫8周,研究饲料糖脂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糖脂比对稚星虫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糖脂比为0.68-2.61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糖脂比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饲料糖脂比继续增加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糖脂比为2.61(糖含量为20.64%,脂肪含量为7.92%)时,方格星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451.78±16.85)%、(3.41±0.06)%/d。饲料糖脂比对虫体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虫体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糖脂比的上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在饲料糖脂比为4.35时最大。虫体粗脂肪含量与饲料糖脂比成反比。消化酶的活性分析表明,不同的糖脂比对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蛋白酶活性显著不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最适糖脂比为2.42。
其他文献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鳊亚科,是我国重要的草食性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由于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高、且具有味
锌是细菌中的重要元素,作为蛋白结构组成或多种酶的辅因子辅助催化反应。与Zn2+相关联的蛋白约占细菌总蛋白质的5%,但是过量的Zn2+会对细菌产生毒性,因此细菌中有精确的Zn2+调控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oensis)都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二者杂交产生的杂交子一代,生长速度大幅提高,度夏能力显著增强,杂种优势明显,是一种
本文利用基于线粒体DNA COI和16S rRNA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对中国沿海8个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8个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揭示了管角螺群体中可能存在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