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糖、TNF-α和IL-1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EPCR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曲格列酮对高糖造成的内皮细胞EPCR mRNA表达下调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待细胞呈对数生长期,2-3次/周换液。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分别以FCM技术和RT-PCR技术证实ECV304细胞膜上有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分别以含高糖、TNF-α、IL-1β和曲格列酮的培养基孵育ECV304细胞,行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实验。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定ECV304 EPCR mRNA的表达。干预一:ECV304细胞用含D-葡萄糖的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h,观察不同D-葡萄糖浓度(5mmol/L、10mmol/L、30mmol/L、50mmol/L)时EPCR mRNA的表达;同时以D-葡萄糖浓度为50mmol/L的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ECV304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点(0.5h、3h、6h、12h、24h)时EPCR mRNA的表达。以相同时间的不加刺激剂组为对照。干预二:ECV304细胞用含TNF-α的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12h,观察不同浓度TNF-α(2ng/ml、10ng/ml、25ng/ml)时EPCR mRNA的表达;同时以含TNF-α10ng/ml的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ECV304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点(1h、3h、6h、12h)时EPCR mRNA的表达。以相同时间的不加刺激剂组为对照。干预三:ECV304细胞用含IL-1β的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12h,观察不同浓度IL-1β(5ng/ml、10ng/ml、20ng/ml)时EPCR mRNA的表达;同时以含IL-1β10ng/ml的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ECV304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点(0.5h、3h、6h、12h)时EPCR mRNA的表达。以相同时间的不加刺激剂组为对照。干预四:ECV304细胞先以含不同浓度(5μmol/L、10μmol/L、20μmol/L)曲格列酮的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6h,然后置于含50mmol/L葡萄糖的新鲜低血清(含3%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中孵育至24h。同时以相同时间的不加刺激剂组为空白对照,以相同时间含50mmol/L葡萄糖的低血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