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的苯丙乳液具有耐候性、耐碱性及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普通苯丙乳液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不足,如钙离子稳定性偏低、乳液流变性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耐水性较差等缺点。核壳结构乳液聚合是通过两步或多步复合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乳液聚合,与常规共聚物乳液相比,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如提高耐水性、明显降低成膜温度等。   在新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2-磺酸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MS-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本文选用了丙烯酸丁酯为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为壳,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通过红外谱图、DSC、TEM等方法对苯丙乳液进行表征合成出了具有明显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软硬单体、功能性单体、乳化剂的用量及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成核壳型苯丙乳液的最佳条件:相对于单体用量,复合乳化剂用量为3%,MS-1:OP-10=2:1,功能性单体用量为3%,引发剂用量为0.4%,整个聚合温度控制在78~80℃。   在合成稳定的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改变核壳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合成出了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且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核壳型乳液,还有通过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单体对上述核壳型苯丙乳液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苯丙乳液在耐水性能上大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以美华台湾文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白先勇为分析个案,解读其纽约客系列创作中华人认同问题的复杂性。60-80年代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华人大多尚未真正归化,或者说他更关注那些
本文介绍了聚异丁烯胺类汽油清净分散剂在燃料油中的使用情况及合成工艺,重点对聚异丁烯胺(PIBA)无灰分散剂的合成路径及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聚异丁烯胺的绿色制备方法,首先
功能配合物因具有可控的结构及独特的优良性能,已在光、电、磁、生物医学等领域呈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化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配合物。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及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的功能与其结构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如何调控配合物的结构进而调控其功能已成为当前配位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功能配合物中,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由于受实验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可形成一系列具有新颖独特结构及优良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