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淤是水环境治理中削减内源污染的主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清淤产生的污染底泥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多处水体为研究对象,依托长春市水体综合整治项目的相关生产试验,通过实地考察、底泥检测、清淤方式比选、底泥处理处置方式的确定以及底泥处置场的选址和方案设计,实现了伊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最终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淤泥化学分析结果:杨家公园和绿园明沟淤泥汞、镍、锌、镉、铜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氮和有机质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天嘉公园和珍珠溪公园淤泥汞、锌、镉3项重金属指标超标,有机质与氮也有超标现象;新月公园淤泥砷、汞、镍、锌、镉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雁鸣湖北侧淤泥砷、汞、镍、锌、镉、锌6项重金属指标超标;宋家明沟淤泥砷、汞、铜、锌、镉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仅有15个样品中磷含量不超标;翟家明沟和小城子水库上下游淤泥砷、汞、铬、镍、铜、锌、镉7项重金属指标超标,磷、总氮超标。(2)本研究通过对多个清淤方式进行比选,针对串湖流域清淤水体现状,综合国家环保督察对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时限,确定采用挖掘机直接挖除的清淤方式。(3)合理、高效处理处置淤泥是本次水体淤泥治理的重要内容,因淤泥中含有重金属,故必须进行妥善处置,本研究中将串湖流域水体清运出淤泥运送至淤泥处置场,淤泥经重金属稳定化处置后进行卫生填埋,淤泥处置场进行防渗、导排、封场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