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对接模拟的方法对人多巴胺D1样受体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构建D1和D5受体三维模型,并利用模型与配体进行对接模拟研究,通过分析配体分子与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方式,阐明它们的作用机理,合理解释了三个拮抗剂类似物对多巴胺受体活性差异的原因。同源模建的结果表明:以肾上腺素能受体晶体2vt4作为模板构建多巴胺D1和D5受体的三维模型,模型经过优化和动力学模拟,然后用PROCHECK、ERRAT及PROSA程序进行构象和能量的评价,用多巴胺进行对接验证,证明模建的D1受体和D5受体模型是合理的。拮抗剂SCH23390和激动剂SKF38393的分子对接模拟研究表明:拮抗剂SCH23390与D1和D5受体作用时,都形成了两对氢键作用,都有强的疏水作用,与D1受体作用时静电作用强,但与D5受体作用时静电作用很弱。与D5受体结合时,位置更暴露,更容易结合。与拮抗剂SCH23390形成氢键的两个氨基酸残基在两受体中是对应一致的,证明了它们的重要性和保守性。激动剂SKF38393与D1和D5受体作用时,形成强的静电作用和强的氢键作用,疏水作用则很弱。最后,通过对三个拮抗剂类似物的分子对接模拟,以及它们与D1受体和D5受体间的氢键、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的讨论,从理论上对三个类似物活性的差异做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