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在西藏近一个世纪通商的努力,终因西藏地方畏惧“英吉利人性阴鸷,恐与教道不利”,而加以拒绝。英人看到晚清中国国势衰微,边防空虚,便以隆吐山藏人设卡为借口,挑起与西藏地方的战争,结果是西藏地方战败。中英为此签定了光绪十六年、十九年条约。中国承认哲孟雄受英国保护,哲、藏重新勘界,亚东设立商埠等。光绪二十一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政,西藏地方坚决反对执行条约。为此,英人并未得到以上条约规定的实惠;俄国势力亦趁机渗透到西藏,英印政府担心西藏地方会被俄人吞并。趁日、俄战争之际,以划界为借口带兵入侵西藏,企图与西藏地方确立一种政治上的特殊关系。英军攻入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因而英人与西藏地方私定非法的《拉萨条约》。清政府方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要求与英国重开议题,英政府也鉴于国际压力,答应与清政府重新谈判。《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相继签定。江孜、噶大克及亚东,遂开通作为商埠,以便英藏商民,自由往来、贸易。英人在江孜商埠内有租地权,英国在西藏各商埠享有“治外法权”。英国在西藏虽没有实现它政治上的特权,但也实现了其在经济上掠夺西藏地方的预期目的。中英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危机依然存在;晚清政府与西藏地方间的关系愈加疏远。而这些终将成为新的矛盾、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