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金山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其中的新三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进行了推测和讨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对部分化合物所做的活性研究;第三部分为综述,主要总结了近两年半以来从五味子科植物中所发现的新三萜类成分,以及它们的药理活性。  五味子科分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两个属,在我国分布广泛,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五味子科植物有着很好的保肝降酶、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其主要的活性物质便是木脂素和三萜。近年来,随着分离科学手段和药理实验方法的不断发展,针对五味子科植物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并从中发现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活性的木脂素和三萜类成分,其中三萜成分里的降三萜又以其独特而多变的骨架类型而引起结构化学家和合成化学家们的广泛兴趣。本实验选取前人未曾系统研究过的金山五味子藤茎做为实验材料,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与鉴定,从中得到了41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包括4个新的木脂素和3个新的三萜类成分。所得到的新化合物中包含2类新的骨架,其中化合物1具有新的三萜类骨架,化合物10和11为新的木脂素类骨架。  我们选择了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分别对它们的细胞毒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HeLa细胞系有弱的细胞毒作用,化合物10、11、12、13、20对缺氧损伤和氧化损伤模型下的SH-SY5Y细胞均表现出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对氧化损伤模型下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  此外,论文还综述了近两年半以来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到的142个新三萜类成分,其中有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
其他文献
本课题考察了慢病毒介导、pcDNA3.1(+)介导及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等几个体外表达系统,成功通过Bac.to-BacTM系统异源表达了人CYP2C19.1野生型和CYP2C19.2突变体蛋白;并利用经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