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胃部间质瘤最常见。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标准治疗方式,现有指南推荐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大于2cm的病灶,而研究发现术中肿瘤破碎是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内镜技术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胃间质瘤采取了内镜下切除,但内镜治疗过程中肿瘤破碎是否也会引起腹膜转移尚不得而知。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内镜下切除胃间质瘤术中破碎是否是发生肿瘤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内镜切除胃间质瘤的195例患者。根据内镜治疗过程中肿瘤是否发生破碎分为整块切除组和破碎组。根据随访结果比较两组中同时合并穿孔病人的腹膜转移率。结果:(1)人口学参数:患者平均年龄59.0±10.3岁;女性患者比例稍多,占55.4%(108/195)。在年龄、性别方面,破碎组和整块切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分组情况:破碎组27例,整块切除组168例;破碎合并穿孔组14例,整块切除合并穿孔组61例。(3)肿瘤相关参数:绝大多数肿瘤位于胃底,占59.5%(116/195),其次是胃体(21.5%,42/195)、贲门(10.8%,21/195)、胃窦(7.2%,14/195)、胃角(1.0%,2/195),破碎组和整块切除组两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所有肿瘤大小中位数为1.5(0.3-5.0)cm,破碎组肿瘤大小为2.5(0.8-5.0)cmm,整块切除组大小为1.4(0.3-4.0)cm,破碎组肿瘤明显大于整块切除组肿瘤(P<0.001)。破碎合并穿孔组肿瘤大小为3.0(0.8-4.0)cm,整块切除合并穿孔组1.5(0.3-3.5)cm,两亚组最大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随访结果:总体平均随访时间为18.7± 10.2月,破碎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9.7±10.2月,整块切除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6±10.1月,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619)。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腹膜转移及其他复发情况(肝脏转移、原位复发)等。破碎合并穿孔组随访时间19.0±9.9月,整块切除合并穿孔组随访时间为17.6±10.4月,随访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655)。破碎合并穿孔组和整块切除合并穿孔组两组腹膜转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内镜下切除胃间质瘤术中破碎可能不是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