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在新发展时期重要的转型升级途径,这一新阶段中公路交通的功能需求和服务供给与原先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继续按照过去的交通发展思路,公路交通将很快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由于对交旅融合发展特点和要求不明确,以及对区域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程度的不明确,导致交通规划建设盲目、回报低,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旅融合发展建设,首先对区域公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了解当前发展问题和制定交旅融合发展对策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在梳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理论和分析机制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交旅融合的内涵,分析总结出交旅融合的特征,阐释了交旅融合的发展机制,进而提出交旅融合的广泛定义。其次,通过概括归纳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即需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明确构建方法即扎根理论,建立了区域公路交通—旅游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级差最大化的AHP—熵权组合赋权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而得到了区域公路交通—旅游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最后,运用该方法对贵州省道真县区域交旅融合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公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思路,并应用于评价后的区域交旅融合发展优化方案之中。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得:交旅融合是指交通、旅游系统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二者逐渐糅合对方功能与服务能力,产生耦合联系,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补复合,实现区域交通、旅游等公共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从而区域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配置与充分、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运用扎根理论建立了区域公路交通—旅游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配以基于级差最大化的AHP—熵权组合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得出区域公路交通—旅游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评价值;提出适应交旅融合的“六节点、两网络、两体系”公路旅游交通规划体系,构建体验优质、功能完备的自驾、慢游、服务、绿化、导识、产品六大系统,可实现区域交旅融合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本文研究所得成果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旅游公路路网规划与区域交旅融合规划,为交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提供具体的借鉴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