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温杖子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杖子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辽褶皱带的东段,地处山海关隆起和辽西拗陷的接触部位,区内太古界变质岩系发育,且历经中晚元古代至中生代多次构造岩浆活动,断裂构造发育,地质背景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在分析、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金矿床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矿体、矿石以及围岩蚀变特征,总结温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通过分析金矿床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研究硫、铅和氢氧等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总结温杖子金矿床成矿时代、成矿温度、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等;通过综合研究区域成矿作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构造环境、区域成矿分带等内容,参考已有与侵入体相关的矿床成因模式,建立温杖子金矿床的理想成因模式图。本次研究明确了温杖子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为矿山的探矿增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辽西金矿床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中侏罗统蓝旗组安山岩是温杖子金矿床浅部矿体的主要赋存层位,且其与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和近EW向压扭性构造复合部位是最佳的赋矿空间,而深部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内发育的裂隙带内;区域上侵入体相关的环形构造与已存在的NWW向线性构造可以作为明显的导矿通道,控制着研究区及周边金-多金属矿床点的分布,而矿区内矿脉(体)主要沿近EW向压扭性断裂构造带分布,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因构造的膨大胀缩而存在尖灭再现、尖灭侧现的规律;(2)微量元素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温杖子金矿床最佳前缘晕元素组合为As-Sb-Zn,矿上晕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尾晕元素组合为Mn-V-Sr-Mo-Cr;(3)矿床主量元素和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内中侏罗统蓝旗组安山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和含矿岩石来源相似,应为同一演化系列的不同表现形式,而金矿床为中酸性岩浆活动的最终产物;(4)温杖子金矿床硫同位素以深源硫为主要特征;铅同位素有老铅与新铅混合型特点,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的形成可能是岩浆来源的成矿流体与天水混合所致,包裹体均一温度(169.4~238。C)显示成矿温度为中低温;(5)综合研究表明温杖子金矿床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代幔源喷发形成的基性-超基性金铁建造,成矿时代为燕山运动的中晚期(129.81~136.16Ma),成矿环境为华北板块构造体制转折期。
其他文献
本文采取现场试验方式,在对挖潜油层发育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配套采用“三个对应”工艺技术,挖掘薄差油层、厚油层顶部及侧积体内部剩余潜力,从而提升
学位
在企业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其中表现为采取的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基层重视程度不高等多种现象,而采取何种方式促使党建工作和新时期以
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是混合动力车辆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混合动力传动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SG的新型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论文以该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为主要研
包边是汽车车身开启件焊装过程中,保证内外板总成的连接强度和车身外观质量的加工制造方法,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艺技术。为了在包边后保持开启件的表面光滑平整,整体尺寸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