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北魏各个历史阶段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的华夷观。拓跋鲜卑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北魏政权,汉族士人则以不同的身份被纳入北魏政权。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和文化的独立性,在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思想中都形成了各自的华夷观。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的华夷观念随着北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而发生变迁,而华夷观的变迁又成为影响北魏历史进程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道武帝至献文帝时期,鲜卑贵族以胜利者的姿态入主华夏,民族和文化的优越感使他们对汉族士人及其文化不屑一顾,肆意杀戮汉族士人、践踏汉文化;北方世家大族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借助北魏政权恢复汉文化,自愿或不自愿的服务于北魏政权,但始终与鲜卑贵族保持距离。孝文帝时期,拓跋统治者基于民族长远利益的考量,实行汉化改革,鲜卑群体内部发生分化。迁洛鲜卑贵族通过汉化改革,与汉族士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汉族士人因此也跻身于北魏统治阶层,对北魏政权逐渐产生国家认同;留居北方的鲜卑贵族远离统治中心,因受到北魏政权的冷落而被边缘化,虽与迁洛鲜卑贵族血缘相同,但二者已渐行渐远。北魏后期,汉化改革之后成长起来的汉族士人与迁洛鲜卑贵族经过长期的相处与融合,彼此之间华夷界限已逐渐模糊;被边缘化的六镇鲜卑贵族最终失去对北魏的国家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