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锡基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质,如接近S-Q极限的理想带隙、高载流子的迁移率和低激子的复合能,在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备受关注。短短数年间,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TPSCs)性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官方最高认证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4.8%(认证14.03%),但与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比,其效率和稳定性仍然偏低,主要原因锡基钙钛矿结晶不可控会产生较多孔洞,导致成膜质量不佳,此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锡基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质,如接近S-Q极限的理想带隙、高载流子的迁移率和低激子的复合能,在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备受关注。短短数年间,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TPSCs)性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官方最高认证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4.8%(认证14.03%),但与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比,其效率和稳定性仍然偏低,主要原因锡基钙钛矿结晶不可控会产生较多孔洞,导致成膜质量不佳,此外Sn2+极易被氧化生成Sn4+。针对以上这些难题,本论文将从结晶与缺陷协同调控这个方向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在FASnI3前驱体溶液中掺杂硫氰酸甲胺(MASCN),可以有效地调控FASnI3钙钛矿结晶,获得低缺陷高质量的锡基钙钛矿薄膜。研究发现硫氰酸根阴离子(SCN-)可以与Sn2+的空轨道配位,延缓结晶过程并在成膜过程中抑制Sn2+到Sn4+的氧化,表征发现薄膜缺陷态密度从3.5×1015 cm-3降至2.4×1015 cm-3,抑制了非辐射复合。最终使得器件效率从4.8%提升到7.2%,开路电压从0.49 V提升至0.53 V,通过稳定性测试发现200小时后MASCN掺杂的器件仍保持最初效率的85%,而标准器件只有48%,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2)进一步在FASnI3前驱体溶液中加入N-(2-吡啶基)三甲基乙酰胺(NPP)掺杂。NPP中的酰胺基团能与钙钛矿中的碘结合,调控锡基钙钛矿结晶过程并抑制离子迁移,此外酰胺基团不仅可以与碘化物相结合从而抑制了离子迁移,而且还增加了羰基(C=O)基团上的电子密度,增强了NPP的钝化效果。最终器件效率从5.3%提升到7.5%,开路电压从0.49V提升到0.57 V且迟滞效应降低,在手套箱中进行了稳定性测试,发现NPP掺杂的器件在200小时后仍然保持最初效率的87%,而标准器件只有58%,这说明NPP掺杂后的器件的稳定性有所提升。(3)通过在PEA0.2FA0.8SnI3钙钛矿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旋涂一层硫氰酸胍(GASCN)溶液,拟卤素胍盐GASCN作为钙钛矿衬底界面修饰层,促进钙钛矿结晶沿(100)晶面优先取向调控结晶过程并钝化衬底界面缺陷,缺陷态密度从2.3×1017 cm-3降至5.8×1016 cm-3,有效地降低了非辐射复合。GASCN预处理的器件效率从5.7%提升到8.6%,开路电压从0.48 V提升到0.55 V,且迟滞效应明显降低,通过稳定性测试发现GASCN预处理的器件在存储600小时后效率依然保持最初效率的88%,而标准器件只有75%,这证明稳定性有了大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古斯汉森位移(Goos-H(?)nchen shift,GH位移)是指反射光束相对于入射光的横向位移,它在传感、探测和信息传输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二维材料,单层石墨烯因其独特的能带结构而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它的高度可调的光学性质为增强和调谐GH位移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使GH位移在光学应用领域具备更大的潜力。本文利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法、传输矩阵法以及静态相位法,研究了几种含单层石墨烯的复合结
光学Tamm态(Optical Tamm states,OTS)是由固体物理中的Tamm态类比而来的,广泛存在于一维光子晶体异质结和金属-光子晶体结构中。通过在金属-介质-金属(Metal-Dielectric-Metal,MDM)波导中引入金属-光子晶体和金属-布拉格光栅结构,也能够实现OTS以及类光学Tamm态的激发。基于MDM波导结构中的OTS或类光学Tamm态,完成了如下微纳光子器件的设计
人脸表情识别技术通过识别输出给定静态图像或动态视频序列中的表情分类来确定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计算机对人类表情的识别理解,这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计算机的关系,使得计算机能够为人类提供更高级的服务。传统方法中使用的手工设计提取的特征通常缺乏对光照、姿态等因素的泛化建模能力,可能在一些实验室小数据集上的效果不错,但现实场景中的应用效果较差。而深度神经网络具有非凡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高维度数据处理能力,因此目前
行人检索的目的是在行人视频或图像中筛选出带有特定属性的行人。由于深度学习的迅猛发展,行人检索算法在过去的十年间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索算法在刑侦破案、智能监控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立足于深度学习在行人检索算法中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模型的Mutual Mean Teaching算法用于无监督行人重识别。针对Mutual Mean Teaching算法的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一个频谱资源,显著提高了频谱效率,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了当下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中,多个用户可以复用在同一个频段上,但是由于接收机的解码能力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用户同时复用,所以会将全部用户分组,组内用户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组间采用正交多址的方式以降低系统复杂度。因此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中,如何进行用户配对问题成为了研
随着生产装备过程的日益复杂,单体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建模需求。互联非线性系统由于能够描述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互联非线性系统由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子非线性系统构成,具有耦合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互联非线性系统中,时滞或执行器故障对子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会通过相互作用传递给其他子系统。因此,研究互联非线性系统在出现时滞和执行器故障情况下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任务任重而道远,国际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人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我国历来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日益增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便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确立为我国的国策;2007年将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海量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广泛部署在机场、社区、街道、商场等公共场所,如何高效智能化地分析拍摄的海量视频及图像数据从而实现安防监控与刑事侦查,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作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一种前沿技术,行人重识别受到了学者们的青睐,其主要任务是匹配多摄像头下的同一目标行人。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人重识别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
伴随着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和人们对高科技生活的追求,智能驾驶系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作为该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交通标志检测技术的研究也同等重要。现如今的交通标志检测主要面临着检测对象目标小、检测场景复杂、实时性检测差等挑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选择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工具来进行研究。为提高特征的学习能力,本文以基础的检测网络为框架,并加强特征提取的深度,通过不同尺度特征融合和多级预测来提高特征的利用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手势识别在人机交互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Wi-Fi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基于Wi-Fi信号的手势识别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传统的基于Wi-Fi信号的手势识别存在的特征不明显、提取高层次特征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轻量级深度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传统基于机器学习的手势分类方法中人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