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偏头痛密切相关。CGRP作为一种参与偏头痛病理生理过程的神经肽类,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与药物的研发有重要的意义。苯噻啶、心得安、西比灵等药物为防治偏头痛的经典药物,疗效肯定,但其作用机制不甚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上述三种药物是否部分通过抑制a-CGRP基因表达、减少CGRP的释放而达到防治偏头痛的作用,从而探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上述药物的作用靶点,为新药研发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苯噻啶组、心得安组和西比灵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按Cristina Tassorelli法复制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模型(每周一次,连续五次),第二次造模后每天药物干预,第五次造模后用放免法测定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模型鼠颈静脉血CGRP的含量以及RT-PCR技术测定脑干及三叉神经节a-CGRP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
结果:①大鼠行为学观察显示,药物干预组对硝酸甘油的耐受性增强;②实验各组间颈静脉血浆CGR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苯噻啶组、心得安组大鼠脑干及三叉神经节a-CGRP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④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西比灵组大鼠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①苯噻啶、心得安预防偏头痛发作可能与抑制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基因表达有关;②西比灵防治偏头痛可能主要不是通过调节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基因表达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