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高中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育理念、教材编写、教学策略也着力体现这一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情况与心理学中“最近发展区”相符,国内对此有大量研究。对于化学这门课程来说,概念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的基础,本人从事中学化学基础教学工作,深刻认识到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是学习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概念教学难度很大,学生也容易在概念学习中,产生大量的错误想法,指向迷思概念。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问题,指明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流程,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首先对“迷思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指出关于“迷思概念”的主旨定义、基本特征以及相似概念的辨析、接下来对高中所学知识“化学平衡”从知识内容、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以及重要性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分析国内外关于迷思概念的研究情况,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对迷思概念研究的历史渊源、现状以及现阶段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高中教学实践,提出本文的研究观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实验设计部分,首先结合文献资料、教师、学生代表访谈的情况,自编《化学平衡迷思概念探查问卷》,对高二学生学习化学平衡存在的迷思概念进行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整理迷思概念类型,并依据学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概念图策略以及对分课堂策略,最后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讨论。本文通过二段式探查,最终确定了高二学生在化学平衡学习中存在的大量迷思概念,通过spss统计软件从学习成就和情感态度成就两方面分析,得出了概念图、对分课堂学习策略,能够有效转变化学平衡的迷思概念,并能够对学习产生正效应的结论。最后,通过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对高中化学基础教学提出了个人建议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