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与热氧化加工镀膜金属表面微纳阵列结构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数十年来,分级微纳结构表面被广泛地研究制造,它们在自清洁、抗反射、抗腐蚀、油水分离等方面应用广泛。而超疏水自清洁以及抗反射领域更是研究微纳米复合结构的热点和重点。研究人员将超疏水的润湿性效果归纳为具备着超过150°的水接触角以及低于10°的滚动角。通过多方面探究发现,这些多重微纳复合表面能够展现超疏水自洁效果的缘由正是“荷叶效应”。“荷叶效应”是指由于荷叶表面具有多重微纳米结构,水滴落在叶子上能够吸附叶子上的灰尘并滑出叶面,从而达到自清洁的效果。科研人员通过自然界的启发,进行大量研究,制造出类似荷叶的多重微纳米结构,实现了人造的超疏水自清洁表面。研究表明,物质表面的粗糙度、自由能及其微观几何形貌,都影响着此类特殊表面的润湿性。飞秒激光是一种加工微纳结构极其重要的方法,采用飞秒激光可以进行选择性可控地加工出图案化的微纳阵列结构。而传统的化学方法又具有着方法简易、效率高和制造成本较低的好处。本论文主要结合了飞秒激光和热氧化的化学方法,对具有超疏水自清洁、抗反射等多功能的微纳复合结构表面进行了研究和制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总结如下:(1)创新性地结合了飞秒激光烧蚀和热氧化生长两种方法来进行微纳复合结构的加工。飞秒激光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图案化加工。在本课题中,我们通过飞秒激光烧蚀了点阵列、线阵列以及网格阵列三种依次递进的大面积阵列图案,并进行了热氧化生长微纳复合结构。如果未进行飞秒激光烧蚀,直接热氧化生长,难以控制生长形貌,通过飞秒激光与热氧化二者结合,就可以生长出特定阵列结构的表面。(2)制备的线阵列表面有最优的超疏水性和抗反射性,实现了超疏水自清洁、抗反射的多功能表面制备。当飞秒激光的能量密度在0.6 J/cm~2时加工出来的线阵列结构有着最大接触角152°,在没有化学改性的情况下达到了超疏水效果。在硅烷化处理后,接触角进一步提高到了160.5°,且滚动角小于1.7°,有自清洁效应。此外,该线阵列结构在较宽波段的600-1150 nm内,总体反射率可以稳定到6%以下;尤其是波长在700-800nm的时候,最低反射率更是不到1%,具有优异抗反特性。
其他文献
废橡胶轮胎作为一种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对人类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所以对其回收和利用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催化裂解废橡胶轮胎可以获得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低碳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外,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绿地不仅为生态环境提供服务,还为人们日常休闲游憩提
探明巷道周围存在含水构造、破碎带和陷落柱等不良地质体,已经成为巷(隧)道生产工作开展的重点。本文根据巷道探测的特点,提出了巷道激电多方位探测技术。激发极化法不仅可以利用一次场响应得到视电阻率参数,还可以通过测量二次场得到激电参数,对资料的处理解释提供了更多信息。巷道多方位探测通过对传统直流电法观测方式进行改进,利用巷道靠近目标地质体的优势,灵活设置供电电极与观测测线。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改变观测方式,
起源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国际外汇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大的金融市场之一,日均成交量超5万亿美元。其市场具有T+0、场外交易、高杠杆、风险可控、无庄家等特点,在欧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亦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历史见证。保护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职责。然而当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文化遗产破坏严
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中,包含有10万多种不同的蛋白质。落实到细胞而言,蛋白质含量占据了细胞干重的一半。这些蛋白质都是由20种基本的氨基酸组成,任何一个氨基酸的突变或者是
镍基高温合金广泛用于舰船、能源动力、石油化工以及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机匣,盘等部件,是衡量一个国家材料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K465是我国研制的一款铸造镍基合金材料,
AB型跨站运营是将一条交通线路分成A、B 2条支线分别运行的操作,每条支路上的车辆仅访问该线路上的部分站点。与传统的全站运行相比较,跨站运行通过减少车辆停站次数,能够缩短乘客车内时间,减少车辆的周转时间,从而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因此跨站运营不失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但是,跨站运行也有一些缺点。例如,由于车辆的停站数目减少,因此服务同一站点的车距增加了,随之增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缓解交通事故和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技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汽车企业都在进行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但是自动驾驶事故频出,说明现有技术还不够完善。其中,车辆换道技术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吸引了交通和汽车等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自动驾驶车辆换道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算法仍不够完善。在自动驾驶车
现代社会在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由于无线通信特有的开放性导致其也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和欺诈攻击的威胁。在严峻的安全性需求推动下,人们对如何从复杂的无线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