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劳动、技术常常是作为非常重要的控制变量来构建模型,而其他因素如:汇率、经济波动等也会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在早期的模型中却没有考虑进去。通过对后发经济体汇率调整的增长效应进行研究,横向比较后发经济体长期汇率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寻找成功实现赶超的各后发经济体汇率调整和经济增长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一般规律,为汇率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有助于更客观地看待汇率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未来各后发经济体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首先基于微观主体——家庭与企业建立其行为模式,通过汉密尔顿函数实现效用的最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消费与资本的相位图,寻找稳态点的同时分析其稳态路径。然后将封闭经济扩展至开放经济,在生产端引入汇率,分析稳态路径下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此构建一个完整的汇率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检验理论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度,利用73个后发经济体197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拟合出均衡汇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模型的SYS-GMM估计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最后得出了与理论模型一致的结论。
对于后发经济体而言,要重视汇率低估与高估对经济的不同影响。应基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合当下的经济政治环境选择合适的汇率政策。在经济赶超起步阶段通过调整汇率可以使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而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体即将或已经实现赶超时,之前的汇率有可能不再适用现行的经济发展状况,应及时把握调整的时点、力度和速度,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货币政策的配合。
首先基于微观主体——家庭与企业建立其行为模式,通过汉密尔顿函数实现效用的最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消费与资本的相位图,寻找稳态点的同时分析其稳态路径。然后将封闭经济扩展至开放经济,在生产端引入汇率,分析稳态路径下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此构建一个完整的汇率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检验理论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度,利用73个后发经济体197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拟合出均衡汇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模型的SYS-GMM估计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最后得出了与理论模型一致的结论。
对于后发经济体而言,要重视汇率低估与高估对经济的不同影响。应基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合当下的经济政治环境选择合适的汇率政策。在经济赶超起步阶段通过调整汇率可以使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而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体即将或已经实现赶超时,之前的汇率有可能不再适用现行的经济发展状况,应及时把握调整的时点、力度和速度,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货币政策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