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多数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抗基底膜带成分的自身抗体,免疫电镜显示这种抗体结合在基底膜带的透明板,因此本病为一种自身免疫病。研究发现BP循环抗体的靶抗原是位于半桥粒上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AG1,又称BP230)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BPAG2,又称BP180)。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基底膜带透明板部位,后者激活补体经典途径,诱导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导致半桥粒结构破坏并形成表皮下水疱。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键分子,除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外,还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GC是目前治疗BP的首选药物之一,GC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胞浆内普遍存在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而发挥作用。现在认为,一方面GC在皮肤组织聚集,从而影响局部的炎症过程,即阻止补体活化,影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的招募,抑制蛋白水解酶及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另一方面是通过GC的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致病性抗体的产生。但不同患者对GC的疗效不同,部分患者对GC治疗不敏感,甚至对GC治疗抵抗。GC抵抗病例的出现对临床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但对其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酒精类饮料在世界各地有很大的消耗量和消费人群,慢性乙醇中毒和乙醇依赖已成为常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因此很多学者对乙醇毒性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近来研究发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推动,高等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但是目前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最严重的阶段,是在肺内外一系列严重疾病影响下,发生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
目的1.探讨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机制。2.探讨EPC对MSC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利用全骨髓贴壁法从C57BL/6小鼠骨髓内分离MSC,流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