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概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具电子书包的相关理论,在数字化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应用,电子书包进行授课的方式越来越普遍,笔者从电子书包的理论基础、电子书包的相关定义,国内外研究电子书包的现状这些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电子书包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案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使用背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分析、教学过程、案例分析这几个方面结合实际,结合调查情况细致、全方面的进行了分析。我从教师教育者的角度和电子书包学习者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研究了电子书包的优势和劣势。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教学媒介——电子书包的特点,基于电子书包的数学教学模式,尝试对具体的课例进行教学设计。对电子书包在实际课堂使用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教师的访谈深入了解电子书包,从学习者和教育者两个视角观察研究电子书包的利弊。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电子书包不同于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按需服务于不同学生,不但方便提携,而且满足了个性化学习。对于教师的调查我采用访谈法,对于学生我采用问卷调查法,这次调查对象选择了三个级部的学生,不同被试对象对电子书包应用于数学课堂的看法能够真实有效的进行反馈。新课程标准倡导,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数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要符合实际情形有针对性的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的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兴趣不浓厚,而且无法关注到全体学生,无法真正的去落实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电子书包的使用在数学课堂上有很好的应用,这一部分我从数学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出发以课堂应用案例的形式说明电子书包的用处,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细致的说明:使用背景、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