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长方案降调下COH患者卵巢反应性的分析和比较各项个人指标间的差异,筛选出影响卵巢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用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超排卵方案,尽量减少COH副作用,提高临床妊娠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疗中心采用长方案降调的控制性超排卵患者,并排除患有明确可能影响卵巢反应性疾病者,其中高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分别96和87个周期。对两组病人从基础预测指标(不孕原因、年龄、基础AFC、基础卵巢最大横截面积、BMI、基础性激素水平),进入周期后预测指标(降调后FSH、LH、E2、P水平,Gn起始用量、降调与使用Gn时间间隔、Gn共用天数及支数、注射HCG日E2水平)及助孕结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及x2检验比较两组指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s回归筛选其中的危险因素。结果1、病因分析:单因素分析输卵管切除史、输卵管梗阻、积水或有输卵管妊娠史、卵巢手术史、发现卵巢肿物、盆腔手术史、急慢性盆腔炎或术中发现盆腔严重粘连、男方因素不孕、男女方共同因素不孕、4次以上IUI未获妊娠等病因分析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基础指标:基础窦卵泡数(P=0.028,<0.05)、基础FSH水平(P=0.02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反应组基础窦卵泡数多、基础FSH水平低。年龄、基础卵巢最大横截面积、BMI、基础FSH/LH、LH、E2、P、T、PRL水平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进入周期后指标:注射HCG日E2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高反应组注射HCG日E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反应组。降调后FSH、LH、E2、PROG水平、Gn起始用量、降调与使用Gn间时间间隔、共用天数、共用支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高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治疗结局比较:高反应组冻胚率(P=0.000,<0.05)和OHSS发生率(P=0.006,<0.05)均明显高于正常反应组。新鲜胚胎妊娠率、累计妊娠率、优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FSH水平(B=-0.608,P=0.001)为保护因素;基础AFC(B=1.675,P=0.002)、降调后LH水平(B=0.98,P=0.01)为危险因素。使用Gn 2支/日和3支/日起步发生卵巢高反应的机率分别是1支/日起步的7.399倍和6.693倍。而2支/日与3支/日起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基础窦卵泡数多,基础FSH水平低,降调后LH水平较高均为卵巢高反应的危险因素。2、Gn 2支/日和3支/日起步发生卵巢高反应的机率分别是1支/日起步的7.399倍和6.693倍。故Gn 1支/日起步可明显降低卵巢高反应发生率。3、高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胚胎质量无差别,虽然高反应组的冷冻胚胎数量较多,但其临床妊娠率并没有因冷冻胚胎数量的增多而升高,反而增加了OHSS的发生率。因此在制定超排卵方案时,对于基础窦卵泡数多、基础FSH水平低或降调后LH水平较高的患者应尽量采用Gn 1支/日起步,避免卵巢高反应的发生,以期得到理想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