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的嫩枝扦插与生根机理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inn)是一种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同时也是一种极佳的净化水质的挺水植物,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姿态优美,耐旱耐寒,生命力顽强,种植成本低,养护管理简单粗放,生态景观价值突出。本试验以千屈菜为研究对象,在包头市九原区苗圃、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试验基地苗圃进行试验,对千屈菜的嫩枝扦插和生根机理作初步的研究,为今后千屈菜在内蒙地区的栽培技术奠定理论基础,并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通过布置4因素4水平的嫩枝扦插正交试验,对千屈菜嫩枝扦插繁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观测千屈菜生长形态并做记录,对生根率、根长、根干重等指标深入的分析,处理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在正交试验对生根率的影响因素中,基质配比、生根粉浓度、插穗长度、插穗部位四个因素对千屈菜生根率的影响均没有明显差异,所有试验组植株生根率均为100%。在正交试验对根长和根干重的影响因素中,插穗部位因素>基质配比因素>生根粉浓度因素>插穗长度因素,基质配比为7:3、插穗顶部、插穗长度为15cm、生根粉浓度为1000ppm的组合为最优组合。在对千屈菜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及其解剖学研究中发现,千屈菜极易生根,扦插3天时即有少量不定根生成,扦插11天生根率已达100%,且已经完全形成根团。对千屈菜根茎解剖并分析,按千屈菜不定根形成部位可初步推测,千屈菜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对千屈菜栽培单因素试验中的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分析得出.千屈菜采用开沟栽植方式的成活率均值高于采用栽植前覆地膜和裸地栽植两种方式的成活率均值,但差异并不大。千屈菜在三种不同栽植处理方式中其苗高平均增长量、叶面积平均增长量、冠幅平均增长量、根干重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排序均一致,为先覆膜后栽植>裸地栽植>开沟栽植。
其他文献
介绍"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课题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风险分类与相互关系、风险识别与风险机理、风险预测与控
本文介绍了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的情况,提出了分层次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普及计算机多核技术,推动国内在校大学生和软件工程师提升基于多核平台的并行程序设计和优化能力,迎接计算机多核时代的到来。
<正>湖北麦冬[Lirope spicata(Thunb.)Lour.var.proalifera Y.T.Ma]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原植物,属百合科,山麦冬属。其块根与麦冬[Ophiopogo
会议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民办高校出现了生源萎缩的现象。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民办高校产生财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降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患者女,52岁,工人.因反复头痛20a,再发加重、频发抽搐5d,于1998年2月26日收住院.患者20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自服"克感敏"后头痛缓解.20a来,头痛反复发作,均未作过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面对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