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综观对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全貌,发现目前的研究状况是罗列目标语文化现象的多,泛泛而谈的多,而深入研究源文化与目标文化的有机联系的少,量化分析的少。本论文试图从批评性文化意识入手,并以大学普通本科两套英语教材为分析材料,围绕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这一基点,通过全面的量化分析,对我国外语教学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入学考试,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外语学习者如何“学会学习”提出了建设性框架、模式和建议。能否学会如何学习是外语学习者成败的关键之一,采取何种学习策略以及从何处入手更是值得认真患考的问题。本论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二章是对相关研究,尤其是对文化的定义做了全面综述。第三章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普通本科英语教材中含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课文做出理性判断,以及对最近四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中相关研究项的量化分析。第四章是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外语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如何从文化角度出发学会外语学习,提出了一些看法。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和研究了望。 本论文在第二章里提出了“批评性文化意识”这一概念。它是针对外语教学与学习而言,为何是“批评性”?主要有五个方面可供思考:(1)语言、文化的熏陶(enculturation),语言、文化的移入(acculturation)和语言、文化的共存(co-culture),(2)共性文化(culture-general)与个性文化(culture-specific),(3)文化的权威性(authoritative)与人文性(humanistic),(4)文化的奴役性(servility)与文化的授权性(empowerment),(5)课堂文化讲授的单一性(transactional)与课堂交际的多向性(interactive)。论文第三章根据两份问卷调查(大学教师200人;大学学生700人)统计得出结论:现有大学普通本科英语无论还是教学还是教材重语言技能训练,轻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累计:56.4%;教师累计:51.7%)。单就思想意识而言,价值观念这一方面编入课文而言,总和分别占36.3%(新视野大学英语)和37.5%(大学英语)。而近四年(2000/2001/2002/200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涉及跨文化意识平均只占19.25%。因此,在讨论部分里提出了相关改正设想,并预示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