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焦炭行业是我国“水十条”重点管控行业,焦化废水成分繁杂且具有很强危害性,包括了多酚、杂环化合物、烟酰胺、芳香族化合物、硫化物和氰化物等多种化学物质。迫切寻求一种更加经济、稳定及资源化的废水处理技术是国内外解决该废水的一个挑战性的热点。微纳米气泡单独处理效率低,因其有较高反应活性和传质效率,微纳气泡联合其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传统的芬顿氧化能有效地降解污染物,但条件很苛刻。鉴于芬顿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炭行业是我国“水十条”重点管控行业,焦化废水成分繁杂且具有很强危害性,包括了多酚、杂环化合物、烟酰胺、芳香族化合物、硫化物和氰化物等多种化学物质。迫切寻求一种更加经济、稳定及资源化的废水处理技术是国内外解决该废水的一个挑战性的热点。微纳米气泡单独处理效率低,因其有较高反应活性和传质效率,微纳气泡联合其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传统的芬顿氧化能有效地降解污染物,但条件很苛刻。鉴于芬顿氧化法与微纳气泡结合能提高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本文采用芬顿氧化法与微纳气泡技术结合处理煤焦废水,提高芬顿氧化法的效率,降低反应成本。本文以微纳米气泡技术为基础,研究了微纳气泡性能及对煤焦化废水中8种典型污染物的降解效果。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米气泡,其粒径随着压力的变化并不明显,平均d50=19.76±1.08μm;使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解析纳米气泡的平均直径约为146.9±19.7 nm;检测了溶液溶解氧含量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在各个压力下溶解氧均迅速达到过饱和状态。重点研究了微纳气泡操作参数(入口压力、进气量、时间)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操作方案,在最佳方案下,考察了污染物的亲疏水性和蒸汽压对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压力0.5 MPa和进气量30 mL/min下,降解污染物效果最好,吲哚的降解效果最佳,达到28.75%,喹啉降解效果最差,仅为11.40%。综合考虑H2O2浓度、溶液pH值、铁离子的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优参数pH=3,过氧化氢:6 mmol/L,过氧化氢:铁离子摩尔比=5,时间60 min,入口压力为0.5 MPa,旨在构建微纳米气泡耦合芬顿体系。此外,对单独和耦合体系反应过程对比并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对进行拟合。结果显示,过氧化氢与微纳气泡耦合的降解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而微纳气泡与芬顿系统耦合对污染物的降解展示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协同系数(SCK值)在1.42~2.59范围内。采用ESR分析明确了反应机理,发现·OH是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微纳气泡耦合芬顿提高了H2O2的利用效率;此外利用红外和气质联用仪解析了污染物的降解路径。最后,采用微纳气泡耦合芬顿法降解实际焦化废水,探究了H2O2投加量、溶液pH等因素对实际焦化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单独微纳气泡对实际废水的去除效果较低,仅为13.88%;耦合体系中在pH=3,H2O2投加量为9 mL/L的条件,去除率最高达到72.54%,且在不同pH下的SCR值均大于1,证明了微纳气泡耦合芬顿体系对实际焦化废水降解处理的协同作用。通过经济核算,发现微纳气泡耦合芬顿体系的处理成本仅为单独芬顿体系的64.49~71.42%,极大的降低了资源的耗损。此研究为处理实际废水的工艺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论文有图48幅,表15个,参考文献120篇。
其他文献
矿井通风系统负责向井下输送新鲜空气,不断满足井下的用风需求,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井下用风地点的风量按需分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敏感分支调风方法,通过对风量目标函数的迭代寻优,求解出最优的调风参数,进而采取相应的调风方案,最终实现了对矿井风量的按需优化调控。首先,全面分析矿井通风网络风量调节的基础理论,以满足用风分支的风量需求为优化目标,结合通风网络风量分配定律与
以硫酸盐侵蚀为代表,沿海地区以及西部盐渍土地区的混凝土结构在服役一段时间之后便会产生初始缺陷和损伤,同时火灾灾害是建筑结构灾害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如若上述地区的建筑结构在服役周期中经受火灾灾害的影响,那便是一个具有初始耐久性损伤以及火灾灾害耦合作用的复杂工程问题。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复杂灾害耦合作用下的优质混凝土,明确其受到硫酸盐侵蚀和火灾高温后的力学性能、硫酸盐侵蚀深度变化规律、高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类新型储能元件,已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其中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具备比表面积高、孔径分布可控及氧化还原活性位点丰富等优势,可作为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本文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镍钴MOFs电极材料,通过调控制备过程中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实现了材料储能特性的优化。在NiCo-MOF的基础上引进CNTs,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暴露涉及众多行业,长期接触、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会引起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病),一旦患病无法彻底治愈,因此准确检测作业场所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浓度对掌握工人暴露水平、评价粉尘危害、制定粉尘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技术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以其快速无损、无需样品制备等优点被迅速应用于检测分析领域。本文分析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的优势
本文以伊敏褐煤作为原料,依次通过混酸(浓盐酸与浓硝酸体积比为2比1)和KOH溶液萃取处理得到萃余物(AAC),分别以KOH、K2CO3和ZnCl2为活化剂活化AAC制备多孔炭材料。探究活化剂比例、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多孔炭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影响,通过氮气吸脱附测试(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地下水赋存环境特殊,受到污染后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本研究以太原某煤气化场地为背景,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萘的吸附、自然衰减实验研究,探讨了萘在含水层中的迁移特征。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调查与资料收集,分析了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征。污染场地土壤介质中的污染物主要以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萘等。在主要污染区土壤中,苯最高可达66.05mg/kg,萘最高可达16750mg/kg
植被对于地球生物圈和大气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获取及时、准确的植被参数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最常用的一种植被参数,可以有效反映植被生长状态信息、植被生物量等。目前获取NDVI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光学遥感影像数据,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反演精度,但却存在着易受大气干扰、时间分辨率相对较低等问题。近年来,
老年患者的就医互动机制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老年语言学的重要范畴之一。随着国家提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以来,各医疗单位纷纷致力于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在医患互动中,医务工作者经常会提高音量,降低语速,简化句式的语言风格,以免老人听不见、听不懂,以期促进与老年人的沟通,这种特点鲜明的特殊话语被称为“老年人指向语”。然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虽
我国富锌少铜,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以锌代铜”、“以锌节铜”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作为铜合金替代材料的Zn-Cu-Ti具有安全无毒、质轻价廉等一系列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本文拟将热挤压与多道次热轧工艺进行结合来加工Zn-Cu-Ti板材来提高合金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为减少腐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及资源浪费,提高Zn-Cu-Ti合金板材的耐腐蚀性能也迫在眉睫。本文从现实需要出发,通过
纳米晶合金因其纳米尺度的微观结构,在光、电、磁和力学性能方面往往优于传统材料。然而由于晶界含量的显著增加导致纳米晶粒并不稳定,甚至室温下都会自然生长,因此纳米晶的高温热稳定性对其优异性能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Fe基、Ni基和Mg基简单合金系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探讨纳米晶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和稳定性演化机制。通过高能球磨制备纳米合金粉末,并结合高压烧结、热处理工艺和TEM、SE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