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对心室重塑过程中多种细胞的生长调节及信号调控机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室重塑(LVRM)是伴随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并可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AMI后的高病死率与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需要深入研究心脏两种主要的细胞: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在AMI后病理微环境下的生长调节机制。心肌梗塞后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来改善心功能、抑制重塑,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但效果不理想,由于梗塞区缺血微环境所导致的移植后的干细胞的低存活率成为此类治疗策略的限制因素。提高干细胞抗缺血诱导凋亡的能力势在必行。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水溶性磷脂信使,主要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内皮分化基因家族三类受体亚型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也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组先前曾报道,急性心梗后患者血清的LPA水平显著升高近7倍。机体异常释放LPA是否通过其受体参与心梗后心肌重塑的过程,以及LPA对心脏的两种主要细胞:心肌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移植过程中所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调节机制还不清楚。本论文全面地研究了LPA三种受体亚型在心梗后不同时期的基因蛋白表达谱。并且研究了LPA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调节影响及胞内信号调控机制。旨在阐明LPA在心梗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作用和对移植用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取SD雌性大鼠,随机抽取,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AMI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的时间点分为48小时组和4周组。在相应时间点检测心梗后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和心肌重塑的各项指标,并检测心梗心脏组织的mRNA和蛋白的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急性心梗后出现左心室功能下降,在早期重塑期(术后48小时)心室壁无明显肥厚但有大量的心肌细胞凋亡,而LPA3受体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说明LPA3受体可能介导LPA在心梗后早期的凋亡通路的调节。但在AMI后晚期重塑期(4周),心室壁显著增厚,凋亡心肌细胞数有减少趋势,同时3种受体亚型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但只有LPA1与LPA3受体亚型蛋白表达增加,说明这两种受体亚型可能参与了晚期的心肌重塑过程。2.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LPA呈浓度依赖地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心肌细胞存在LPA三种受体亚型的表达。利用选择性LPA1/LPA3拮抗剂DGPP;特异性LPA2激动剂dodecylphosphate和LPA3激动剂OMPT,在肌丝染色,细胞面积,3H-Lue合成掺入,ANF-luciferase报告基因表达等方法的检测中得到的结果表明LPA1与LPA3可能介导了LPA对心肌细胞的肥大诱导作用。并且LPA激活的NFκB通路和P13K/Akt/mTOR通路均介导了LPA诱导心肌肥大的细胞内信号通路。ERK1/2为NFκB的上游通路,但Akt通路并不是NFκB上游通路,是与NFκB平行的通路。3.LPA在体外培养的心脏心纤维细胞上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存在LPA三种受体亚型的表达。在低浓度范围内(1—25μM),LPA主要通过LPA3受体亚型介导了LPA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效应。而LPA同时也可以引起心脏成纤维细胞呈浓度依赖的细胞死亡(IC50约为50μM),并且Hoechst33342染色,TUNEL,PI单染流式分析结果都表明LPA是通过凋亡的方式诱导细胞死亡的,而且LPA引起线粒体的损伤,激活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来诱导凋亡。LPA2与LPA3受体并不介导凋亡的发生,推测LPA1可能介导了LPA的凋亡诱导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经过LPA处理后激活MAPKs,其中ERK1/2与p38可能介导了LPA引起的细胞死亡通路。4.LPA可以浓度依赖地抑制缺血引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作用。阻断凋亡执行蛋白capases3的活化。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只显著表达LPA1受体,而且DGPP可以大部分地阻断LPA的抗凋亡的作用,所以LP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的抗凋亡作用主要是通过LPA1介导的。并且,LPA以磷酸化的方式激活间充质干细胞的Akt与ERK1/2通路,并且这两条通路均介导了LPA的抗缺血引起的间充质干细凋亡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LPA各受体亚型在心梗后心肌重塑过程中的特表达和LPA对心肌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调控及细胞受体和细胞内信号机制。通过特异性抑制或激动LPA受体亚型或胞内信号通路为临床提供一个新的控制心室重塑的发展治疗策略,并最终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力衰竭的进程。
其他文献
作为使命型政党,服务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内涵;作为激励型组织,激励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现实诉求。进入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实现使命型政党与激励
本文通过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意义展开分析,明确了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并以实验案例为切入点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应用过程进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脂质沉积等诸多方面,其中VSMCs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尤其是胶原的增加是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因此,对胶原进
第一部分 室间隔缺损相关基因分析[背景] 先天性心脏缺损(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s)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占1%,是人类最常见的因为胚胎心脏在原始心管形成到四腔心脏完
前言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治疗冠心病有效手段,但PCI术后半年内再狭窄(restenosis,RS)率高达10%--30%,严重影
〖背景〗风湿性心脏病是典型的受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共同影响的疾病之一,其本身是儿童时期急性风湿热的后遗症,而风湿热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决定风湿热和风心病易感性的因素不但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CRP、IL-6和TNF-α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
细胞凋亡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在A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对于内皮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继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后治疗冠心病又一革命性突破,但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RS)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常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