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传播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寻求“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广播协作战略的符号指向及意义。探究广播媒介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二度编码”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正在有序推进,而“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还原沿线各国真实形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媒体合作发展、增加各国的文化产业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沿线各国的意识形态、传媒体制与政策等的差异又极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本次合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笔者想从符号学角度剖析广播节目的制作生产过程,通过语言的二度编码和在节目包装中植入文化元素等方式达到广播节目相互交流、沟通、融合的目的;从而达到丝路沿线人民在异质文化和识形态层面上的认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一带一路广播随行”国际论坛在2015年7月6日于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沿途24个国家的广播代表,及中国17家省级广播机构代表参加该会议并签署了“广播合作备忘录”。“一带一路广播协作”战略正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广播媒介的这种传播域中,意义传播是通过编码到解码的系统,即从意义到符号,再从符号转为意义的二次转换过程,此过程既是文化意义的传播又是符号学中的编解码过程,二者互相叠加,不可分割。在广播媒介的跨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等障碍,文化无法借助相同符号进行传播,所以必须通过“二度编码”来实现传播其功能。研究中,笔者通过理论架构,对符号学与传播的关系进行了概念界定,并规划了文本的理论框架。然后运用功能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出通过传播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来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尤其是广播媒介领域方面的跨文化传播具体传播路径。这对未来广播媒介领域的跨文化传播作出了理论指导,也阐明了广播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在不同异质文化的交流中所作出的贡献,及除文化之外对不同民族间的经济、商贸、政治等合作的贡献。由此本文定位于在传播符号学角度下对于广播媒介跨文化传播的探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