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国际人权法的发展论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也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总结和吸收世界人权思想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并借鉴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二战后建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决定将尊重和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作为自身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并将其写入到《联合国宪章》之中。至此,人权保护已完全进入到国际法的规范之中。为此,联合国建立了多个人权保护机构,起草并组织各国缔结了一系列专门保护不同人权的国际公约。  1993年世界人权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一个崭新的国际人权保护形式——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被提出来了。此次会议后,国际人权事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显著的发展和进步。联合国各成员国在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的指导下,纷纷开始本国的人权行动计划进程。迄今为止,已经有数十个国家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有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两部以上相互承接的行动计划。中国也在借鉴联合国和其他国家人权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国际人权事业在全球范围内以新的形式,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这也为研究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均衡是现代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1986年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提出之后,我国仅仅花费了10余年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基本普及了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从温饱到总体小康,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新旧两种体制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和所需要的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导致了市场经
近年来,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工涌入到我区各个行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险状况却令人堪忧。如何完善农民工社会保
本论文系统阐述了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历史渊源,和谐社会的涵义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现实意义。在概述了法制的职能和作用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