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氧化钨纳米尖的激光点焊组装及其场致电子发射特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根准一维纳米结构(纳米线/纳米尖)在几何上具有高径比大、尖端曲率半径小的特点,在扫描探针显微镜、生物探针以及场发射点电子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要实现上述应用,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实现单根纳米线/尖的操控和组装。因此,有关单根纳米线/尖的操控和组装及其光电特性的表征,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本论文中,我们发明了一种微纳结构组装方法,实现了单根氧化钨纳米尖在钨微针尖上的组装。我们还对组装结构的物性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单根氧化钨纳米尖应用于场发射点电子源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可概述如下: 1.自主发明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单根准一维纳米结构的微纳组装系统。利用该系统,我们首次采用激光点焊的方法成功地将单根氧化钨纳米尖组装在了钨微针尖上。所组装的单根纳米尖与钨微针尖之间具有熔融接触,焊接点牢固。这为单根纳米尖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基础。 2.对组装在钨微针尖上的单根氧化钨纳米尖的物性进行了表征,包括刚性、组装可靠性、电导特性以及显微拉曼。结果表明,激光点焊微纳组装方法实现了单根纳米尖的可靠牢固组装,同时,激光点焊组装的高温过程会使氧化钨纳米尖靠近焊接点的部位发生部分氧化。 3.研究了组装在钨微针尖上的单根氧化钨纳米尖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其场发射开启电场为0.35 MV/m。在外加电场强度为0.4 MV/m时发射电流可达0.8μA,对应的发射电流密度约为1.02×10<8>A/m<2>,发射电流稳定性达4﹪。 4.在对单根氧化钨纳米尖场发射击穿机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氧化钨纳米尖从分节处发生真空击穿的现象,我们认为节点处的电子散射是导致这个现象的物理原因。 5.通过引入氩气保护装置对激光点焊微纳组装系统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前期出现的氧化问题。
其他文献
磁性系统中非线性激发的研究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自旋波、磁孤子和磁畴壁的非线性激发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推向了新的研究热潮。目前,人们已经证实磁孤子作
为了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多组元薄膜材料,并有效地调控薄膜组份,采用低频与高频组合、射频与甚高频组合驱动的双频双靶磁控溅射技术成为可能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双靶磁控
本文在考虑了几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之后,建立了纳米流体有效热导率模型。 本文第一章对纳米流体热导率的实验测量、理论分析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评述。然后,介绍了固-液两相混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广泛研究,发现采用H u m m e r s制备方法所得的氧化石墨为原料,将其超声剥离所得的氧化石墨烯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使得氧化石墨烯与气体分子的接触面积大,容易发生吸附。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对某些还原性气体也具有吸附性能。依据这一理论,本论文通过热还原法和化学还原法获得具有不同还原程度的氧化石墨烯,以及本课题组制备的不同氧化程度氧化石墨烯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