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时空上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有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水土资源匹配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以安徽省为实证区域,该省是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也是土地资源高开发利用程度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开展安徽省水土资源匹配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区域内水资源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以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基于此,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匹配以及基尼系数、集对分析方法等智能方法进行系统综述,提出用智能方法综合研究水土资源匹配问题的途径。论文基于基尼系数法,同时结合单位面积耕地所拥有水资源量法,对安徽省近13年来的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从时空变异两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安徽省多年平均水土资源处于高度不匹配状态,多年平均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0.4449,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状况略优于中国(基尼系数为0.5664)、世界(基尼系数为0.5864)平均水平。安徽省基尼系数高于警戒线“0.4”,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安徽省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在地级市尺度上具有明显空间分异明显,呈现皖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优于江淮之间,而江淮之间又优于皖北地区的安徽省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这进一步支持了安徽省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必要性。(3)采用集对分析法判别安徽省多年平均水土资源处于高度不匹配状态,与通过基尼系数法得到的研究结果变化趋势相同。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相近,说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说明集对分析方法用于水土资源匹配分析评价中是可行的,可为区域水土资源匹配分析提供有效方法的参考。(4)针对安徽省总体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匹配以及地区之间匹配差异性较大等的特征,可以通过实行区域内水资源调配,提高农业用水的用水效率,加强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适度开采地下水的井灌方式以及对地区居民积极进行节水宣传等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实现该地区水土资源的协调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