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资源的高度依赖与贫乏的储量或略低的利用效益形成矛盾,对生态环境的支撑需求与薄弱的本底形成矛盾,降低发展的资源和生态成本、实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是沿线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实践过程中,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国际生态环保合作,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评估目标国绿色发展情况,掌握其发展优势与风险,对高效开展经贸合作,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5.0.R7 S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开展国内外绿色发展评价综述研究,将绿色发展定义为: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利用、美化生态环境和提高社会福祉四方面内容相辅而行的状态下,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泰国、柬埔寨、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权重,构建出包括4个准则层16个指标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6年数据对研究区的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国内绿色发展评价研究可分为3个主题阶段:绿色发展的认识与探讨、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初步应用、绿色发展评价实践与绿色发展外延研究,两条知识演进路径:绿色发展基础理论、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区域比较,研究前沿可分为拓展期和深化期。国际绿色发展研究可辨析出3条知识演进路径: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路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能源、碳排放路径。(2)本文以“经济增长—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福祉”作为评价框架第一层,以评价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为出发点,分解出对应的第二层。(3)失业率、生物多样性发展官方援助、长期用水效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贡献度排在前四,是影响各准则层水平的关键指标。(4)五国经济增长水平差距最大,社会福祉情况差距最小,各层得分最高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新加坡、柬埔寨和泰国。(5)新加坡绿色发展系统效益最优但各子系统协调度最差,越南绿色发展系统效益最低但各子系统协调度较好,排在五国第二,马来西亚各子系统协调度最高但子系统发展水平均居于中等,因此其系统效益较低,排在五国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