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新型机械激活离子通道Piezo1蛋白是如何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过程。方法:收集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标本,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利用Flexcell公司的细胞周期牵张应力加载系统模拟OA患者体内生物力学的改变,针对该系统作用于软骨细胞的时间不同,分为空白组(0h机械牵张应力组),各加力组(12h,24h和48h机械牵张应力组),抑制剂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新型机械激活离子通道Piezo1蛋白是如何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过程。方法:收集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标本,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利用Flexcell公司的细胞周期牵张应力加载系统模拟OA患者体内生物力学的改变,针对该系统作用于软骨细胞的时间不同,分为空白组(0h机械牵张应力组),各加力组(12h,24h和48h机械牵张应力组),抑制剂组(NF-κB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TC组和piezo1特异性抑制剂GsMTx4组),抑制剂组也分为上述的各个加力组。利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的形态特征和加力后各个分组不同时期的细胞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利用RT-PCR对Piezo1、P6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Ⅱ型胶原(Col-Ⅱ)、caspase-3、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并利用Western-blot法分析Piez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发现12h机械应力组的凋亡小体的数目较空白组明显增加,24h机械应力组的凋亡小体的数目较12h机械应力组的也上升明显,但48h的机械应力组的凋亡小体的数目较24h的机械牵张应力组的有所下降:同样piezo1特异性抑制剂GsMTx4组的各个加力组的细胞凋亡小体的数目均少于无抑制剂组,但趋势与无抑制剂组的大体相同。(2)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izeo1基因在空白组有少量表达,12h单纯机械牵张应力组与0h相比升高,24h单纯机械牵张应力组与12h单纯机械牵张应力组相比明显升高,并且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但单纯机械牵张应力作用于48h的软骨细胞与作用24h相比,Piezo1m RNA相对表达量有了明显下降(P<0.05)。同样的P65,BAX,Caspase-3,的m RNA相对表达量和Piezo1有相同的趋势(P<0.05)。Bcl-2m RNA表达量的趋势与上述基因正好相反。抑制剂GsMTx4组和抑制剂PDTC组的P65,Caspase-3,和Bax的m 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与单纯机械牵张应力组相似,但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而抑制剂组的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其相对应的单纯加力组相比均升高(P<0.05)。同时我们发现Pie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抑制剂GsMTx4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抑制剂PDTC组中没有变化,即PDTC不能抑制Piezo1的表达。我们还检测了软骨基质降解相关基因(MMP-13、Col-Ⅱ)的表达,结果发现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和Piezo1有相同的趋势,而Col-Ⅱ基因表达正好与上述趋势相反(P<0.05)。(3)Western-blot蛋白分析结果显示Piezo1蛋白在单纯机械应力作用于12h的软骨细胞组较空白组来说,其表达量增加(P<0.05),作用于24h的软骨细胞组与作用于12h组相比,Piezo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且达到高峰,但单纯机械应力作用于48h的软骨细胞组与作用于24h组相比,Piezo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抑制剂GsMTx4组的各加力组piezo1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无抑制剂组的表达量,但各个加力组的趋势与无抑制剂组的大体相同。并且P65蛋白的表达量与Piezo1蛋白的表达趋势相同。(4)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12h机械牵张应力组与空白组相比,软骨细胞的晚期调亡率明显增加,24h机械牵张应力组晚期细胞凋亡率最高,48h机械牵张应力组晚期凋亡率比24h机械牵张应力组降低(P<0.05)。并且抑制剂GsMTx4组与其相对应单纯机械应力组相比,其凋亡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5)RT-PCR检测结果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均表明,Piezo1、P65、Bax、caspase-3的表达量与细胞晚期凋亡具有相同的趋势。结论:新型机械激活离子通道Piezo1蛋白在软骨细胞晚期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软骨细胞凋亡。此外,实验发现Piezo1蛋白也参与了软骨基质降解的过程。
其他文献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脑脊液蛋白改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我们的医疗技术尚不能逆转AD的疾病进程。近年来众多关于AD疾病修饰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参与试验的受试者大多已处于AD进程的中晚期,这部分患者早已错过了取得药物干预治疗获益的最佳时机。与此同时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AD是可以预防的
目的:机械应力通过激活新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受体Piezo1介导软骨细胞凋亡参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过程,但是负性调节机械应力信号传导的相关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目的是探究雌激素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在机械应力所致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明晰机械应力相关雌激素受体的类型。并进一步研究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对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患者短期神经认知功能(neurocognitive function,NCF)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function,AD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青岛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行S
目的:通过检测胸腺素β4(Thymosin beta 4,Tβ4)和胸腺素β10(Thymosin beta10,Tβ10)在上皮性卵巢癌及配对的正常卵巢组织(距离肿瘤组织边缘≥2cm或对侧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指标(患者的发病年龄、BMI、肿瘤直径、病理分级、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Tβ4、Tβ10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以
背景:为了区别于术后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目前新辅助化疗也称为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因其治疗效果显著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术前新辅助化疗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为TAC(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表达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诊疗过程中常见的免疫组化标记,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情变化具有
目的:探讨表现为GGN肺腺癌影像组学特征与EGFR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影像组学特征预测GGN肺腺癌的EGFR基因表达状态。方法:搜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经手术确诊的442例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患者,患者均拥有完整的临床、影像及基因检测结果,依据其EGFR突变状态分为EGFR突变型和EGFR野生型,并将所有病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309)和验证组(n=133
目的:基于Ⅱ、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建立一个对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净生存获益进行个体化预测的模型。方法:在这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中,选取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并在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手术的Ⅱ、Ⅲ期胃癌患者354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其中训练队列248例,用于构建生存预测模型,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作为变量,并评估其与总生存
目的1.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早期母乳喂养期间的心理感受和切实需求,为制定适用于GDM患者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2.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结合半结构式访谈、专家讨论等方式构建母乳喂养干预方案,探讨该方案在GDM患者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5~7月于青岛市某三甲医院产科
目的:肺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其五年生存率较差。研究发现白介素37(IL-37)在肺腺癌的进展中发挥作用,但对于IL-37在肺腺癌糖代谢中的影响还不清楚,因此本课题主要探究IL-37对肺腺癌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比较肺腺癌A549细胞与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的IL-37、己糖激酶2(HK2)、6-磷酸果糖-2-激酶/果
目的 交通事故、工伤和手术引起的坐骨神经损伤越来越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周围神经系统需要大量的饱和脂肪酸才能使其髓鞘化,因此坐骨神经损伤后会释放大量游离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TLR4/MD2信号通路触发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释放炎症因子,但其在坐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探究饱和脂肪酸在受损的坐骨神经中是否激活雪旺细胞TLR4/MD2信号通路引发炎症反应,对坐骨神经损伤修复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