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多媒体技术的兴起,电视、网络日益普及,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不再单纯满足于简单的信息罗列,受众审美水平也随之明显提高。以前那个媒体主导话语权,电台叱咤风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电台的生存变得日益艰难。但在新媒介层出不穷,电台处境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一场革命早已悄然展开。现代营销STP的战略被广泛引入传媒营销,致使传媒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移。类型化广播的出现,标志着电台从“广播”走向“窄播”,这几乎成了世界广播事业的共同发展趋势。广播和其他媒体也在这场革命当中相互竞争、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业化广播开始大量涌现,广播行业充斥着“交通广播”、“音乐广播”、“故事广播”等关键词,受众可以轻松准确的获得需要的信息。但与专业化广播相伴随出现的是广播的同质化现象。对于音乐广播而言,传统的歌曲罗列、报歌名、介绍歌曲背景、简单抒情的串联早已被革命浪潮淹没。为了满足受众更高的审美需求,音乐广播开始对听众进行“细分”,秉承“越划分得细,听众越能找得到你”的原则,在追求“异质化”,避免“同质化”的同时,对于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涌现出多种音乐广播频率的定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种音乐广播节目和音乐广播电台优胜劣汰,在竞争中激烈地争夺着有限的市场份额。为此,如何持久立于不败之地成了各音乐电台求生存促发展的必修课题。品牌意识就是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渐渐萌发的。打造一个音乐广播电台的品牌,能够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塑造品牌逐渐成为各个电台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的核心工作。只有在分门别类的媒体环境下抢占目标受众,才能获得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对于山东本土的广播而言,专业性的音乐广播起步相对较晚。受传统的文化环境影响,传媒环境相对保守。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率先迈开专业化电台的步伐。相较而言,山东的音乐广播频率在全国的竞争压力相当可观。本文从类型化广播电台的出现开始谈起,着重介绍了品牌建设对一个音乐广播电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分析省内音乐广播电台如Music887,CITY FM,936私家车广播电台的品牌策略的同时,对省内音乐广播电台未来的品牌建设提出相对中肯的意见。总之,广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不但不会消亡,还会绽放别样的光彩。通过品牌策略建设优秀的音乐广播电台,对媒体环境的活跃、文化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都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