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人类信息存储量暴涨。数据新闻就在大数据应用与普及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媒体与迅速崛起的新媒体都在此报道形式中看到了发展机会,纷纷开始进行数据新闻实践探索。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数据新闻的研究现状,追溯了数据新闻的历史沿革。随后以中美两家媒体的数据新闻栏目——中国财新网的“数字说”与美国《纽约时报》的“The Upshot”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发布的经典作品介绍其发展历程,并将两个栏目发布的数据新闻作品作为样本进行对比,从而探析两者在数据新闻生产概况、数据来源、内容倾向和可视化手段等方面上的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未来数据新闻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在经过对比两个栏目实践情况后发现,“数字说”和“The Upshot”的共同点体现在数据来源机构、选题类型、报道功能等方面,而差异性则集中体现在制作团队人员构成、数据开放程度、可视化形式等方面。“数字说”的团队构成以记者编辑和设计师为主,数据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在可视化方面倾向装饰性元素较多的信息图表设计风格;“The Upshot”制作团队人数众多,有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撰稿,其报道数据开放程度高,提供具体的数据来源信息和数据源文件,可视化形式上提倡高数据墨水比的理念。构成两者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于:(1)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形势不同;(2)财新网与《纽约时报》媒体定位不同;(3)制作团队与专业人员素养不同;(4)数据开源理念不同;(5)可视化理念不同。综合两个栏目的数据新闻实践情况,得出数据新闻实践的启示有:(1)采用多元可视化形式,提升用户阅读体验。(2)提升数据素养,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3)扩展数据来源,尝试众包模式制作数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