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4/C的合成及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锰锂由于成本低,稳定性好,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20%,是极具潜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磷酸锰锂自身低的导电性,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发挥。研究磷酸锰锂,改善材料的导电性,对发展和应用磷酸锰锂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合成材料纳米化、材料碳包覆、磷酸锰锂金属Mn位共掺杂的手段,对磷酸锰锂复合材料进行研究。采用了EG(乙二醇)/水溶剂热法制备磷酸锰锂复合材料,并进行了一系列物化性质的测试,包括XRD、SEM、充放电性能、CV、EIS等测试,探究出了较为优异的改性条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纳米化和碳包覆的研究。该阶段探究了制备LiMn0.6Fe0.4PO4/C复合材料的几种影响因素,包括水溶剂热合成中EG:H2O体积比、包覆碳源的种类和用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水溶剂热合成中添加剂用量和种类。各项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LiMn0.6Fe0.4PO4/C材料为纳米棒状,棒的直径约为50nm,长度80-150nm;同时,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良好,0.2 C循环100th,放电比容量为145.92mAh/g,容量保持率为97.34%。(2)共掺杂金属研究。共掺杂金属M(Mg,Ni,Co)制备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LiMn0.9(Fe0.9M0.1)0.1PO4/C复合材料。XRD结果表明,各掺杂金属已成功掺入磷酸锰锂相。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杂Co可以明显改善LiMn0.9Fe0.1PO4/C材料的性能,相比掺杂Mg和Ni,有最佳电化学性能,0.2 C循环50th的放电比容量为141.32 mAh/g,几乎无衰减,倍率性能也最优异。
其他文献
资本市场的稳定是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长期关注焦点。由于市场缺乏有效性等原因,我国资本市场成立至今已发生多次的大起大落、“暴涨暴跌”。股价在短时间内突然大幅度下跌
针对碘量法测定漂白浴液过氧化氢浓度存在的问题,尝试使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测定,并对相同条件下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法具有准确度高、过程简单及检测成
为了提高微光成像质量,实现针对动态目标或变化场景的实时性成像的需求,基于偏振成像原理,并结合孔径分割技术设计了微光偏振实时成像光学系统。光学系统采用共口径四通道阵列结构,将4个待测偏振态分成4个独立的成像通道,通过子孔径成像镜组对探测器靶面进行四象限分割成像,每个偏振通道通过放置起偏状态不同的偏振片获取目标不同偏振态的强度图像,从而实现实时偏振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焦距为100mm、系统整体F数为1
2016年,社会各界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上。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国计民生之根本,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供
2014年,为支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4个试点州(市)、55个试点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地方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已达6000余万元。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总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