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文课程内部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现无疑成为了近些年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既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也适应了时代发展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满足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它兼具语文教育的传统及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为定格在枯燥的课堂中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及丰富的语文实践机会,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加之教师未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因而导致其实施度过低,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聚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五个核心特征,着力开展了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调查了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整体看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在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及自身角色定位不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较弱、教学时间局限以及传统评价理念和形式制约等诸多因素的交织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了语文性缺失、实际性不强、综合性不明显、放性不突出、情境性不丰富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它的实施效果。基于此实施现状,本研究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在核心特征出发,提出了五大教学改进策略:学科定位策略、深层实践策略、深度整合策略、全面开放策略和情境创设策略,以期改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若教师能够深入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便能静待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出有益之花,让其散发出原有的光彩,从而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总体来看,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研究的主体更加侧重于实践研究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有利于帮助语文教师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并与其他一些课程形态或教学形态相区分,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和和核心特征。本章节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大基本理念:即倡导回归生活、强调综合学习、指向综合素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且分析了语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情境性五大核心特征,能够让教师在理论层面加深相关认识。第三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调查。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呈现了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样态,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第四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困境及成因分析。本章内容结合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总结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寻了其背后复杂的成因。第五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改进策略。本章节主要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教学实例,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提出教了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