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是指按照一定目标或主题所构成的学习经验模块,单元教学设计则是指教师站在课程开发的高度,基于单元目标内容,超越单课知识内容局限,对单元中的具体课时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以系统、整合的思想重新组织教学的过程。这种教学设计所体现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学生获取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并能够从宏观的视野中审视历史现象和问题,从而领悟到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从目前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的老师偶尔会在复习课中采用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然而,由于每节课特定的教学任务要求,一线教师更加关注课时教学设计以及历史知识点的落实,在新课教学设计中很少有教师从单元视角出发来宏观把握课时内容,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碎片化、机械化等问题。在大力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视野出发,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的或现实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通过单元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整体认知比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点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还停留在较浅层面,特别是对于优化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方面的探讨还不够深入。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日常教学中两种主要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讨,结合相关案例从目标设置、内容组织、过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环节出发,探索如何在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知以及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文中重点选取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以及“中日关系发展走向”的内容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对其进行分析和反思,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构建历史整体认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整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