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达到更高的使用要求,很多研究者对聚烯烃进行化学改性,其中常见的改性方法是使用极性单体(马来酸酐)接枝PP或PE。然而,由于马来酸酐具有较低的熔沸点,且易升华(升华温度为60~oC~80~oC),导致难以得到高的接枝率,马来酸酐的残留量较大,在实际生产和使用时,散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操作人员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本论文以改进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体系,研究马来酸单酯接枝聚乙烯的原料选择与配比和加工工艺。一方面,利用马来酸单酯中的烷基链,降低单体与聚乙烯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界面相容性,以提高马来酸单酯的接枝率;另一方面,利用马来酸单酯中的极性基团,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键合和力的作用,以增大改性聚乙烯对极性材料的粘接强度。本论文合成了马来酸单正辛酯(C8),作为极性单体与LLDPE,采用型号为SHJ-20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反应挤出,研究引发剂(DCP)和C8的当量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熔融指数和剥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CP的增加会降低熔体流动速率,且DCP当量在0~0.1g/100gPE范围内增大时,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和剥离强度随之增大,DCP当量超过0.1g/100gPE后,接枝率和剥离强度呈下降趋势。马来酸单正辛酯的含量越高(0~4g/100gPE),接枝率越大,但是加入太多的马来酸单酯会导致挤出产品颜色发黄,熔融指数变低,剥离强度变差,且单体的利用率降低。将马来酸单正丁酯(C4)、马来酸单正辛酯(C8)、马来酸单十二酯(C12)分别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接枝反应挤出,并与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乙烯样品进行接枝率、剥离强度、力学性能以及耐热性比较,发现单酯中烷基链越长,马来酸单酯与聚乙烯之间的界面相容性越好,接枝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其接枝产物能有更高的接枝率,更好的加工性能,以及更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耐热性。在相同原料配比和加工工艺下,与反应挤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相比,LLDPE-g-C4的接枝率提高了14.8%~32.03%,剥离强度提高了4.7%~46.43%;LLDPE-g-C8的接枝率提高了71.62%~89.03%,剥离强度提高了32.94%~89.28%;LLDPE-g-C12的接枝率提高了187.09%~333.39%,剥离强度提高了45.88%~110.70%。将富马酸单正辛酯、C8分别与LLDPE进行接枝反应挤出,对比了接枝样品的熔融指数和接枝率差异,发现马来酸单酯的异构化对接枝样品的接枝率和熔融指数并无太大影响。将马来酸单异辛酯、C8分别与LLDPE进行接枝反应挤出,对比了接枝样品的熔融指数和接枝率差异,发现马来酸单酯的烷基链中存在支链,会增大接枝产物的接枝率、降低熔体流动速率。探究HDPE的加入对接枝产品的接枝率、熔融指数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基体树脂中添加HDPE可以增强接枝产物的本体强度,调节熔体流动性,但会降低接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