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对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相较于减少开发,可持续地使用现有资源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强调可持续性原则,以碳排放作为衡量标准的低碳理念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初,成都市开始建设以休闲农业为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项目。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乡村地区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休闲农业园由最初的“农家乐”迅速发展形成现在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在整体上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业生产资源浪费严重、交通环境恶劣、自然水系遭到破坏、建筑能源利用率低、旅游活动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2011年《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绿色发展战略,保护资源环境,加强低碳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低碳理念的核心内涵入手,审视生产、建筑、交通和森林碳汇等方面的高碳排放现状,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低碳研究。在前人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朴素的低碳方法和理念。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和改造,使之更符合我国的地域特点,并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期为低碳休闲农业园的建设和改造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低碳思路,为今后的低碳项目规划提供参考与启发。本文通过分析阐述生态美学、可持续发展、环城游憩带及低碳农业生产等理论与休闲农业园规划的关系,探讨低碳手法在休闲农业园规划中的实现途径,构建基于低碳理念的规划理论体系。分别包括以下内容:通过低碳农业生产措施改善耕作过程中对石化能源的消耗和依赖,改变高碳农业生产现状;对道路网络进行低碳规划,倡导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降低旅游交通中的碳排放;借鉴国外先进的水系规划理念对河流、湿地进行规划,再现自然状态下的水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及水系的自净能力:对雨水和建筑中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通过建筑选址、结构设计以及材料选择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舒适性;通过倡导低碳旅游观念以及引导游客参与低碳活动等方式转变游客的生活习惯;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园区整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发挥其在园区整个物质能量循环中的重要枢纽作用等。低碳理念的引入为休闲农业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双流县银杏产业园作为成都市郊以银杏苗木生产为载体的农业开发项目,具有极大的碳汇潜力,作为低碳休闲农业园案例研究有一定典型性。在规划过程中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作为重点,从总体布局、景观规划、低碳产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水环境规划、建筑设计、低碳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和植物规划等多个方面,全面系统的探析了低碳理论在双流县银杏产业园中的应用方法,探寻解决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方案,引导游客的交通、住宿和旅游活动向低碳方式转变,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体验、购物等一系列休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