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平台为支点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本文将分五章进行阐释。第一章阐述了媒体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本章首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概述,认为传统媒体主要是指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等特征;新媒体又可以称为数字化媒体,主要指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其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尽的概念梳理,既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包括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包括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二章分析了传统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首先,文章阐述了传统媒体的主要方式,即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方式,概括了各种传播方式的主要特征。其次,分析了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认为传统媒体在引导性、公信力和权威性等方面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方式。再次,总结了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的局限性,认为最为突出的是其传播渠道的单向性、传播内容的有限性、传播过程的受限性。第三章对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析。首先,论述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认为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网络平台,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传播,达到了传播速度的实时化。其次,归纳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从以文载道到虚拟现实;从宏大叙事到微言大意;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信息反馈及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易于接受;新媒体传播速度的实时化。最后,论述了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包括: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立体鲜活个性化;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即时及时互补化;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第四章主要讨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本章首先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合理性。其次,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媒体的创新,具体包括:从概念到符号:数字化;从文字到影像:视像化;从表征到体验:生活化。第五章主要探讨了推进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作用的对策,主要包括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要弘扬主旋律,新媒体在网络监督上遏制不良思想,新媒体在节目内容形式上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学习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