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位求偿权问题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目前的保险实务状况来看,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积极性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该项权利在顶层设计上存在问题:例如适用范围上的局限;针对特殊行使对象应如何处理;案件的管辖法院应怎样确定等。这些争议的存在使得发生纠纷的各方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导致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无法可依,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本文以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并结合相关学者的观点,分析了保险人在具体行使代位求偿权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完善建议。文章的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选取了实践中的五个案例,引出关于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有关保险代位求偿权争议的理论分析,主要内容有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概念界定、法理基础及功能。在概念中,区分了“物上代位”与“权利代位”;重点论证了代位求偿权的正当性依据,指出从传统理论论证的困境。最后两个部分则是文章的论述重点,第三部分涉及的是保险代位求偿权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实体上的主要有:代位求偿的行使条件,主要包括前提、实质性、额度这三个方面;在代位求偿的行使对象上的问题是限制对象的规定比较模糊,针对特殊的对象则难以认定:在适用范围上,仅局限于财产保险领域;程序上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法院管辖权的确定、诉讼时效期间的长短问题等。由于目前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导致实践中发生纠纷的情况比比皆是。第四部分则是针对前一部分中出现的争议提出法律完善建议,内容主要是:明晰行使对象,保险人也可以对国家机关行使代位求偿权;依据补偿性原则将保险合同进行重新分类,以扩大适用范围;妥善地处理代位求偿权与赔偿请求权这两者在行使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完善诉讼程序等。通过正文四个部分对代位求偿权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全面地认清目前我国保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来让代位求偿这项制度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借鉴了其他学者的论述与观点,通过对前述问题的分析探讨,以求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再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积累,更看重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内化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数学作为一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
期刊
相比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何评价和应对其刚性的增强,在国际法学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WTO裁决的法律效力的争论,而在WTO之内发展中国家则积极参与DSU的
民事紧急避险制度是一个可以透视民法深厚、浩瀚的知识理论的理想的小切口。民事紧急避险制度具备承载各种知识、理论的弹性,对该制度的研究展现了民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及各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形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己难分伯仲。消费者也很难从日趋同一的产品信息中感受到企业的独特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展示了自己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对全球经济贸易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当发达国家试图在WTO之外建立一些新的、将我国排除在外的贸
造谣行为自古有之,传统刑法也针对造谣行为做出了立法规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造谣行为发生了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谣言的传播也从
股东大会表决否决,是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最显性表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2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