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以及网络编码-协作分集技术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无线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广大用户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语音、文本及低速视频传输,而需要业务种类更多、数据传输率更大和服务质量更优的通信服务。协作通信凭借其系统容量高、传输速率高、中断概率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在其他领域也是研究的热点。协作通信是一种虚拟的MIMO技术,不需要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安装多个天线,而是通过节点间协作工作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在各种协作通信方式中,机会中继选择方案凭借其在避免中继间碰撞以及性能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具有吸引力。其中最佳中继的选择问题是决定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对最佳中继节点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并且引入ARQ技术以提高信道自由度和系统的频谱效率。网络编码技术为降低网络传输能耗,提高系统容量提供了新思路,是通信网络领域的重要突破技术。网络编码允许网络中间节点不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转发,而是将收到的多条链路信息进行编码之后再转发出去,可以有效地增加网络容量和传输效率。将网络编码加入协作分集,能够以较低的硬件消耗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获得更大的协作分集增益,从而实现对传统协作分集系统的性能改善。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首先,概述了协作分集的理论基础,分类介绍了多种协作协议。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协作分集中继选择技术的几种经典算法,重点介绍了机会中继算法的原理及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机会中继算法在实际信道中存在的选择冲突问题,研究了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碰撞概率的方法,并且引入协作ARQ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中继和ARQ协议联合优化的协作通信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显著降低中继选择失败概率并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最后,研究了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通信机制,针对传统网络编码-协作通信系统中存在的误差传播问题,在中继节点处引入“机会性”思想,提出了一种机会性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方案,该方案灵活的避免了因把错误数据加入网络编码而引起的误差传播问题,可以有效降低链路中断概率,改善系统性能。
其他文献
学位
CCD空间遥感器作为一种特殊且典型的光机电一体化的成像光学仪器,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空间遥感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随着遥感器应用技术的发展,体积小、重量轻、大视场、高分辨率的空间遥感器以及小卫星平台是未来空间观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对系统内大气传输、光学系统、探测器、电子学系统等多个单元进行建模然后汇总建立了CCD遥感器全信号通道传递函数(MTF
视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获得视频数据,就要进行图像数据采集。作为视频采集系统的核心,视频采集卡的设计十分重要。其中基于PCI总线的视频采集卡以其优越的性
学位
近年来,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行业的区域化、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当今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丰富的信息源虽然给人们获取知识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迫使人们花费大量的精力从中
H.264作为当前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以其较高的压缩效率得到广泛的应用。 FPGA具有高速的并行处理能力、丰富的逻辑资源,使用FPGA实现H.264编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H.2
随着IMT-Advanced技术的演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领域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比如,增强型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空时编码技术以及协作多点技术等。因此,多点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越
MIMO雷达是近几年国内外雷达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MIMO雷达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相互正交的的宽波束,因此与常规相控阵雷达相比MIMO雷达在目标参数估计、发射方向图综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