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TC4合金纳米压痕试验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wen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6Al-4V(TC4)合金是钛合金家族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材料,具有冲击韧性高、弹性模量低、耐腐蚀等优点。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构件的大小、形状有了更加精密、复杂的要求,传统的减材制造技术较难实现此目标,以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难题。本文以激光选区熔化沉积态和退火态的TC4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压痕连续刚度法对沉积态TC4合金进行纳米压痕测试,分析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获得TC4合金在纳米尺度下的接触刚度、弹性模量,硬度等力学参数;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沉积态和各退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结构;基于纳米压痕准静态测试法测量沉积态和退火态TC4合金的纳米硬度随控制载荷的变化以及在室温状态下的蠕变位移和蠕变应力指数,并分析两种状态下的压痕尺寸效应和蠕变机制,结论如下所示:1.对激光选区熔化沉积态TC4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弹性模量约为145.06GPa,硬度约为4.05GPa,接触刚度约为7.5×105m N·nm-1,硬度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压痕尺寸效应;沉积态TC4合金晶内包含较多针状马氏体,组织内的针状马氏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分解为α相和β相,随着退火温度逐渐升高,网篮状组织逐渐取代魏氏组织,在纳米尺度下钛合金的硬度和弹性回复率都有着明显的提高。2.激光选区熔化沉积态和退火态TC4合金均出现了明显的压痕尺寸效应。即所测纳米硬度随着外载荷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通过迈耶方程(Meyer)、比例阻力式样模型(PSR)、Nix-Gao模型验证压痕尺寸效应,迈耶指数n均小于2;PSR模型计算所得硬度在3.5~4.5Gpa之间,在实验结果允许范围内波动;Nix-Gao模型计算所得显微特征深度h*在100~200nm之间,与实验观测的尺寸效应逐渐减弱的临界深度基本一致。三者相比,PSR和Nix-Gao模型的描述较为全面。3.当控制载荷为100m N、保载时间为200s时,激光选区熔化沉积态TC4合金的蠕变应力指数n为26.56,激光选区熔化各退火态(600℃~900℃)TC4合金的蠕变应力指数n分别为35.58、38.42、35.01、33.54。因为退火处理形成网篮状组织限制了材料在蠕变阶段的变形,使其抗蠕变能力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照明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革新,草原受到了其周边城镇的光污染,草原夜晚天空的发亮情况有加重加快的趋势,对草原环境产生了破坏。但目前的研究仅局限于城市内部夜空发亮的研究,缺少草原整体性夜空发亮,即草原夜空广域光的研究。同时缺少对草原夜空广域光亮度定量化的研究,缺少草原夜空广域光的发亮机理研究,也缺少对草原夜空广域光亮度计算性的研究。目前研究不能充分的为草原夜空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因此论文选用草
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将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集成为一个整体,不需要人工对齐音频与文本,能够直接将音频转换为文本。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是端到端语音识别的一种实现,并在英文数据集Librispeech上取得了SOTA的识别结果。本文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为基础开展蒙古语在线语音识别研究,其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蒙古语数据集是低资源语料,即有标注的蒙古语音频匮乏且地区分布不均衡。低资源
移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大量计算密集和时延密集型应用。移动设备(Mobile Devices,MDs)因其计算资源和电池容量的限制,不能满足新型应用的性能需求。而现有的移动云计算技术需要将待存储数据和待计算任务远距离传输到云端,会产生较高的时延。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技术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待存储数据和待计算任务卸载到附近具有空闲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愈发频繁,而拥有一种可以跨越地域限制、打破语言障碍的沟通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利用传统人工翻译方法处理海量语言信息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机器翻译技术的出现顺应了时代要求,且机器翻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大量高质量平行语料库的支撑。面对蒙语这种小语种语言,由于其使用范围较小且蒙古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等原因,使得高质量蒙汉平行语料的收
几何分辨率和距离测绘带宽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在传统单通道SAR系统中,受最小天线面积的限制,两者无法同时提高,难以满足高分宽测遥感领域对地观测任务的需求。多孔径成像体制是星载SAR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方位多波束体制和距离多波束Staggered SAR体制是目前国内外多孔径体制SAR的研究热点,论文围绕这两种体制的系统设计与信号处理方法展开研
弧形阵列天线突破了常规线性阵列天线观测视角单一的限制,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实时、全方位、高分辨率和大视场观测。同时,弧形阵列天线阵面可以安装在飞行载体表面,不仅可以有效扩展雷达天线孔径和扫描范围,还可以降低或克服对雷达观测平台的空气动力学影响,弥补传统阵列的不足。副瓣电平是雷达天线重要指标之一,较高的副瓣电平易导致天线功率效率降低和接收信号质量下降。本课题主要对低副瓣弧形阵列天线优化方法展开研究,主
近年来,一些恐怖分子和极端势力经常在火车站、飞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开展恐怖袭击活动,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金属探测器、X光安检仪等传统的安检手段在检测物品的种类,乘客隐私的保护,安检通行的效率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随着毫米波集成器件和高性能处理器的大力发展,一种基于毫米波三维成像的安检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安检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近场毫米波三维成像算法在Nyquist
弧形阵列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广域观测的新体制微波成像系统,将其应用于直升机平台上,能够实现对平台周围地形信息的全方位、短重访周期的成像感知。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弧形阵列雷达的潜力与效能,有必要对弧形阵列雷达的应用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双基合成孔径雷达(Bistatic SAR,简称Bi-SAR)指的是收发分置的SAR系统,具有隐蔽性较好、抗干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城市私家车保有量也在逐年稳步攀升。由机动车保有量上涨引发的交通需求与道路有限通行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关系日渐严重,最终以交通拥堵的形式呈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道路中。目前,交通拥堵问题在我国众多城市道路中日趋严重,频繁的拥堵不仅导致出行时间延误,而且加剧车辆污染排放。道路拥堵问题的治理关键是提前预测到可能出现的交通堵塞现象,并对各种拥堵情况发出预警信号,提前采
土壤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土壤中所有的元素含量的参数都决定了植物的生命。土壤跟江河湖泊一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净化能力是相对而言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稳定状态,像土壤利用过度、盐渍化、化工污染等。本论文从土壤的盐分含量展开研究,土壤中盐分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不能以正常的形态生长,破坏了它原本的生理参数和结构,不利于其生长和营养的吸收,从而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