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老龄事业,进行“积极老龄化”建设与相关研究是大势所趋。而进行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是完成上述研究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的局限性在于:一、对于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界定,学者过于强调其是导致“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群体,关注其社会参与意愿的研究较少。二、把老年人视为逐渐脱离社会的同质化群体,较少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分层研究;仅有的分层研究,其分层体系散乱,社会参与界定不明,未能有效揭示老年人的差异性,相关老年政策无法落地。三、多为理论性研究,实证性研究较少,实证内容单一。针对国内缺少基于完整分层框架的社会参与的定量分层研究这一特点,本研究基于完整的分层框架,展开老年人社会分层对其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数据来源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015),数据量大且具备科学性,可信度较高。此研究不仅将在理论上补足老年人的分层研究的空白,还可以为政府、市场、公益机构发展老龄事业,降低老龄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老年人社会参与定义为老年人(60周岁及以上)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形式,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行为模式。本研究从“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参与”三个方面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进行界定;并从“权力”“财富”“声望”等三个维度进对老年人进行分层,以此来进行老年人社会分层对其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综述介绍已有研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老年人社会分层与社会参与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分析维度,并提出研究假设;第三部分,通过回归模型,探究老年人社会分层对其社会参与的影响;第四部分,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社会分层的财富、声望及权力等级仍然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的重要因素,其中声望的影响最为广泛。除了分层因素外,年龄、性别、居住地、健康状况等因素也会对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