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科学、严密、高效合理的税收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得税是实现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其调节作用直观而有效。企业所得税相对其他税种来说,具有政策性强、计算过程复杂、不易操作等几个特点,它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几乎都与所得税密切相关。因此,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对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监控,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至关重要。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为税务机关全面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抓住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契机,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更好地实现企业所得税组织收入、调节经济和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功能,成为摆在广大税务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为充分发挥中央提出的税收对“促发展、调结构、推改革、惠民生”的保障作用,研究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显的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章,总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说明了加强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逐步加快,经济调控优势日益突出,但是管理难度逐步加大,管理要求逐步提高,征管亟待加强,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开征依据、研究流派、税负转嫁、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第三章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会计信息失真,纳税申报失实;2、税源管理信息不对称,企业所得税征管效率低下;3、虚假普通发票盛行,侵蚀企业所得税税基;4、纳税评估流于形式,收效甚微;5、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亟待提高。第四章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会计信息失真,纳税申报失实的原因。1、追逐高额非法利益是申报不实根本原因;2、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纳税意识薄弱;3、惩处不力助长了不法行为的发生;4、金融结算方式存在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5、会计核算失去了其监督职能。二、税源管理信息不对称,企业所得税征管效率低下的原因。1、大量涉税信息尚未被采集和整理;2、信息关联性和及时性不强导致使用价值低;3、信息加工技术不强无法深度应用;4、综合治税机制尚未完整建立。三、普通发票违法案件的大量出现,严重侵蚀税基的原因。1、非法利益驱动;2、对普通发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3、对普通发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4、普通发票管理监控手段落后;5、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普通发票违法行为的发生。四、纳税评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法律地位依据不足;2、实用操作性不强;3、评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4、监督约束机制不到位;5、纳税评估的信息资料来源不宽。五、人员素质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1、干部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效果低下;2、受公务员工资制度约束,传统物质激励难以为继;3、受规定职数比例限制,干部晋升激励空间有限;4、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和心理失衡,激励缺乏原动力。第五章对国外企业所得税的管理经验介绍及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借鉴意义。主要以美国为例,介绍一下美国的税源管理情况:1、美国公民依法纳税意识强;2、税源监控实效3、代理制度发达;4、护税协税制度完善;5、税务审计严格。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借鉴意义:1、优化税收文化环境; 2、完善税务代理制,规范税务代理市场;3、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协税护税网络;4、借鉴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第六章加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的对策。主要针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1、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纳税申报质量;2、破解信息不对称,提高税源监控水平;3、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堵塞税收漏洞;4、强化纳税评估,提高监控水平;5、健全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