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不断发展,企业对通关速度及通关的便利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海关稽查在解决口岸通关中的"瓶颈"、实现海关"前推后移"的监管工作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稽查工作,有效提高监管质量,事关海关事业的发展。实现海关监管与高效服务的有机结合在海关监管理念中越来越受重视,管理方式必须以单纯"货物为单元"向"由企及物"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的直接结果成为提高海关稽查效率和成效的必然要求。借鉴于西方国家先进的海关管理制度,我国的稽查制度有了快速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已的稽查管理模式,它是企业外部审计的一种方式,学术界为了区别我国的其他审计活动,将这种由海关针对企业的外部审计使用海关稽查这一名称。企业稽查是一种常用的风险处置手段,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讲,属于一种事后控制手段。区别于事前控制手段所发挥的降低损失发生概率的作用,事后的风险控制主要是为了挽回实际发生的损失。文章立足于风险管理下海关稽查的现状,采用文献引用、比较研和案例对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海关稽查引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对基于风险管理下海关稽查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引入风险管理的对策,并结合案例开展分析,从而印证风险管理对于海关稽查的重要性,对海关稽查模式的优化和改进意义深远,有利于打击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企业守法经营,营造公正良好的进出口环境,最终在海关监管体系下使海关整体监管效能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