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扼制因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决定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即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的独生子女政策。该政策的实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贡献着其独有的力量。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失独群体的产生便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不良结果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使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因为疾病、意外等一些因素而导致其死亡,家中只留下独生子女父母或其中一方的情况。家中唯一子女的离世让整个家庭崩塌,父母几近崩溃且大多五十岁以上,超过了生育的合理年龄,已经无法通过再生育来弥补子女的缺失和缓解内心的伤痛,即使有些能够再生育的失独家庭也会因为经济压力或者心理上接受不了而不再选择生育或者领养,焦躁、绝望的情绪会伴随他们一生。独生子女的离世在一定程度上使失独父母失去了生活的主动权和动力,对于一切和孩子有关的人和事物都不愿意提及和交往,失独家庭往往会出现逃避社会的行为,要么失独父母把自己深锁家中,不与社会任何人来往,要么搬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生活。步入老年之后的失独群体的社会适应状况更是糟糕,由于年龄增大,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生活无人照顾,心理方面无人疏导与安慰,经济方面没有保障等问题接连出现。本文以失独家庭为研究主体,在C社工机构失独家庭项目运行的基础之上,侧重研究S市Y区失独家庭的社会适应现状,结合当前社会状态下我国失独家庭的社会适应现状,伴随着社会工作的介入,使得失独家庭在社会适应方面的状况得到些许提升与改善,在真实失独家庭社会适应案例的基础上,从而得出失独家庭社会适应方面的一些建议与对策,为失独家庭更好的融入社会献策献力。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当前我国一些失独家庭的社会适应现状以及存在的社会适应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失独家庭社会适应提出一些意见,力图达到解决或者缓解失独家庭存在的社会适应困境,让失独家庭更好的适应社会。
其他文献
通过对河南省山洪灾害的危害与成因分析,指出暴雨是造成山洪灾害的根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等因素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山洪灾害的防治对策是:加强宣
针对关键性知识与技术,我们提倡经常问个为什么,即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可是,我们这一问却往往缺乏力度,多数仍然是从内容、功能上问为什么。因此,本期解码我们拟从教学实例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现今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了挑战。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完善带来了创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也应运而生,笔者将从信息技术的含义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不足,以及简要说明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进行整合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课程整合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1  1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