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流控具有样品量小,低消耗,微型化,成本低,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光流控(optofuidic)器件就是将微流控系统与光学检测相结合,实现复合功能的新型器件。根据光学检测类型和微流控通道功能的不同,光流控传感器件可开展不同类型的传感检测,可以对分析物如蛋白质、核酸、细胞等进行快速实时原位的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因其能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控具有样品量小,低消耗,微型化,成本低,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光流控(optofuidic)器件就是将微流控系统与光学检测相结合,实现复合功能的新型器件。根据光学检测类型和微流控通道功能的不同,光流控传感器件可开展不同类型的传感检测,可以对分析物如蛋白质、核酸、细胞等进行快速实时原位的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因其能给出分子的指纹特征峰,并且可以实现单分子检测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SERS的光流控系统不仅能够发挥SERS技术高灵敏的优势,更能发挥微流控对检测体系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化学、生物过程的实时、动态原位监测,以及对待分析物的微量、痕量检测。但是该研究领域也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1)化学分析的定量检测不仅要求SERS基底要具有高的灵敏度,还要有好的重现性来保障信号的稳定、可靠。而基于SERS的光流控系统对SERS基底的必须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SERS基底的构造对光学检测的影响;2)由于常见的SERS基底的衬底的材质与微流控材料的巨大差异,为光流控系统的封装带来很大的难度,漏液问题尤为严重。基于对目前该领域所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论文绪论。首先简要介绍了拉曼光谱的原理、发展及其局限性,然后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原理和发展,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概念和应用,SERS与SPR之间的关系,SERS基底的种类以及SERS基底与分析物之间的亲和力,最后介绍了光流控芯片,包括微流控芯片的简介,微流控芯片材料及制作方法以及基于SERS的光流控芯片的概念、分类及应用。第二章,适用于光流控系统的SERS基底的研制。使用紫外全息光刻方法在环烯烃共聚物(COC)衬底上制备具有同时满足高灵敏度、高均匀性和高通量制备等优点的SERS基底;再以COC基片为微流控通道的材料,利用计算机数字控制(CNC)雕刻机在软件的控制下,制作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微流控通道;通过热封接的方法完成微流控通道层与SERS基底的键合,实现了基于SERS的光流控芯片的制备。通过该方法制作的芯片解决了微通道层与金膜之间的漏液问题,在微通道中可以实现微流体的流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提高SERS信号通过窗片的透过率的研究。第三章,基于SERS的光流控系统的表面修饰和原位反应。为了弥补因光流控芯片构造而损失的灵敏度,在芯片内的SERS基底上原位合成聚多巴胺膜,利用多巴胺的还原性,在芯片内原位合成Ag NPs,增强了SERS基底的灵敏度。在对合成条件、基底的灵敏度和均匀性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农残污染物福美双在基于SERS的光流控芯片内的定量检测。第四章,基于SERS的光流控系统的抗原-抗体特异性检测。针对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SERS检测,设计了适用于免疫分析的微阵列芯片。通过合成内嵌入4-MBA分子的金银核壳结构并修饰检测抗体,形成Au@4-MBA@Ag@检测抗体的SERS纳米探针,并在芯片中对金基底表面修饰捕获抗体,用于特异性捕获PSA,实现了PSA的定量检测。
其他文献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新的传播样态,过往的传播研究程式亟待调适。本文采用概念史的取径,探讨赛博格概念进入传播研究前后,在何种程度上发生了何种变化,又为传播研究敞开了何种新视域和新问题。研究发现,赛博格在生成阶段的"技术化身体"和转义阶段的"隐喻"两种概念理解方式,在传播研究中皆得到新阐释:一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将赛博格从传统控制论层面的人/机器互嵌,转向智能传播视域下的有机体/数据融合;二是明确了本体和
基于铁电材料的场效应存储器件是最富前景的非易失存储技术之一。特别是,铪基铁电体由于解决了传统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等比微缩难题而备受关注。但是,铁电机理不明及耐久性不足是制约铪基铁电体材料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将铪基材料体系与ZnO集成,大幅提高了耐久性。但是,我们的机理分析表明铪基体系铁电性并不排除非本征起源的可能。另外,通过铁电极化可逆调控自旋纹理,从而构建新型的自旋场效应晶体管
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为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之一。BEV多呈隐性感染,但是临床上会引起腹泻和呼吸系统疾病,并伴有睾丸炎、流产和死胎症状。具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双重特性,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BEV特异性治疗药物或疫苗。因此BEV会造成养殖场持续带毒,进而导致生产效益降低。为达到控制该病的目的,首先要做好持续监测。但传统的病毒分离、PCR扩增技术和免疫荧光检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土传性病害,是限制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寻找高效环保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途径是目前解决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本课题组在实验室培养大丽轮枝菌过程中发现培养大丽轮枝菌的平皿上长满了细菌,而大丽轮枝菌被完全吞噬,所以初步推测该平皿中具有能够抑制大丽轮枝菌的细菌。为了验证这一假想,利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该平皿上分离
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了高雷诺数大气边界层中的跃移颗粒和悬移粉尘运动。其中,跃移颗粒模拟采用点力模型,悬移颗粒(粉尘)模拟采用被动标量模型,并且分别考虑三种不同湍流-跃移颗粒-粉尘的耦合方式(1)纯流场,地表均匀释放粉尘;(2)流场-跃移颗粒双向耦合,地表均匀释放粉尘;(3)流场-跃移颗粒双向耦合,地表随机释放粉尘。通过分析流场、粉尘与颗粒浓度分布与相关关系等,揭示湍流对粉尘输运过程的促进(抑制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其独特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多孔材料(沸石、活性炭和介孔二氧化硅)相比,MOFs以其大比表面积和超高孔容的不同结构使人们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设计配体的不同官能团和调整金属有机框架的大小和几何形状,MOFs可以被制备成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本文基于上述材料特点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基于1,3,5
星际有机分子与生命起源、天体演化紧密相关。多环芳烃作为星际介质中演变成复杂有机分子的关键,通过建立化学模型对多环芳烃分子结构与形成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论文对潜在的星际分子二苯并呋喃进行了开创性的纯转动光谱研究,结合量子化学理论计算,通过转动光谱分析,获得了分子结构的宝贵知识。论文首先综述了星际介质中多环芳烃的研究意义,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宽频傅里叶变换光谱的研究历程,着重阐述了宽频啁啾脉冲傅里叶变换微
沙尘气溶胶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沙尘传输过程中,它会影响下游地区的空气质量;与局地排放的污染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对空气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亚洲沙尘作为全球沙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世界各地的学者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的星载或地基激光雷达对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的光学性质进行分析,或者针对沙尘天气过程的气象成因进行讨论。而沙尘气溶胶与人为气溶胶是通过怎样的内混作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