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裕安区各个乡镇街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客观评估各乡镇街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可以评估乡级接种率的有限总体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裕安区22个乡镇街的110个行政村(社区)自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出生的共计1100名儿童。调查采取入户调查方式,询问、查阅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疫苗接种日期、疫苗品种、未种原因等,以调查地类型、地貌类型、儿童接种信息提供人与儿童的关系、儿童母亲文化程度、儿童父亲文化程度、儿童年龄组、儿童民族、儿童出生地、儿童户籍类型、儿童常去的接种地点、从家到接种单位的距离、前往接种单位的交通方式、单程所需的时间、获得接种信息的主要途径等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使用EpiData3.1软件,并采取双机录入后进行一致性校验来保证数据质量。统计分析使用EXCEL2003和SPSS18.0,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裕安区各乡镇街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均为100%,乡级卡介苗疤痕率为48%~100%。2疫苗接种率方面,除个别乡镇街的个别剂次外,各乡镇街各疫苗各剂次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与抽样方法中设定的总体估计值能较好的符合。3疫苗合格接种率方面,18个剂次的疫苗合格接种率中,各乡镇街疫苗合格接种率均值达90%的有13个剂次,占72.22%,有6个剂次的合格接种率存在乡镇街间的差异,占33.33%;8种疫苗的单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中,仅3种疫苗各乡镇街单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的均值达90%,占16.67%,有6种疫苗单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存在各乡镇街间的差异,占75.00%;“五苗”覆盖率中,各乡镇均值仅82.18%,“五苗”覆盖率未达85%的有14个乡镇街,占63.64%;“八苗”覆盖率中,各乡镇街均值仅42.09%,未达50%的有14个乡镇街,占63.64%。4疫苗及时接种率方面,各乡镇街乙肝疫苗第一剂次及时接种率均值为94.64%,有4个乡镇街低于90%;各乡镇街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一剂次及时接种率均值为65.00%,22个乡镇街均低于90%,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一剂次及时接种率存在各乡镇街间的差异;各乡镇街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二剂次及时接种率均值为47.91%,22个乡镇街均低于90%,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二剂次及时接种率存在各乡镇街间的差异。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八苗”覆盖率过低的影响因素是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获取预防接种信息的途径和从家到接种单位的距离;乙肝疫苗第一剂次及时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是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一剂次及时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是儿童信息提供人与儿童的关系、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儿童年龄组和获取预防接种信息的途径;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二剂次及时接种率影响因素是儿童年龄组和获取预防接种信息的途径。结论:1裕安区各乡镇街适龄儿童各疫苗各剂次接种率均维持在较高的接种水平,疫苗覆盖情况较好。2裕安区多数乡镇街的疫苗合格接种率和含麻疹成分疫苗两剂次的及时接种率不够理想,表明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对儿童常规免疫8种疫苗全程合格接种、乙肝疫苗第一剂次及时接种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时接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和获取预防接种信息的途径是其影响因素,因此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宣教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