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与木相关的人文教化、共享的木材价值观和木材利用方式。其有形的表现形式如具有各地特色的传统或现代木建筑、木家具、木装璜、木雕、木乐器等。无形的表现形式如人们与木、木材及木质环境相关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如历史、文学、科教、技术、制度、经济等)。木文化的研究从人文的角度看木材,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们打开了一个认识木材的新视角。如今,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之上衍生出的木雕艺术,因其精巧的工艺和华美的造型而重新被重视。怀揣着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来文化的热爱和大自然的崇敬,如今木雕不再是简单的工艺传承,更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延续。因各地的民风民俗、文化背景、自然条件、工艺技法的差异,使传统木雕具备了浓郁的本土特色。所以对中国传统木雕地域性和文化内涵的研究相较于其断代研究,或许更应引起重视。徽州的建筑装饰木雕风格在历朝历代不尽相同,直至明清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建筑木雕装饰体系。牛腿隶属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构件之一,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它由起初的起承重作用的构件发展成为明清时期的一种纯装饰性构件。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屏山村和西递村古建筑为对象,采取现场调查、文献资料查阅、比较研究、手绘复原等手段,就徽州建筑装饰木雕牛腿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修缮与保护及传统美学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徽州乡土树种丰富,木雕可用材较多,雕刻主要用材为樟木、杉木、银杏等。2)徽州木结构建筑中牛腿的雕刻包括多种题材类型,主要归纳为人物故事类、动物植物类、山水诗文类、图案纹样类。3)徽州木雕牛腿雕刻技法多样,主要归纳为圆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线雕、贴雕六种。4)徽州木雕牛腿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本文重点研究了其文化渊源、文化特征及文化内涵,其美学意蕴涵盖意向美、民俗美、实用美。5)在对徽州木雕牛腿美学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方法上,总结出直接引用、抽象简化、移植与嫁接、符号转译四种方法。6)手绘复原了四种题材的徽州木雕牛腿木雕,包括人物故事类、动物植物类、山水诗文类、图案纹样类,以线性与平面化的方式展示了其美学元素。通过大量的研究总结,发现徽州木雕牛腿所蕴含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其以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读书习礼等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