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对养殖条件下黄鳝生长和繁殖特性进行了调查,并比较了种群中不同体色黄鳝的生长和繁殖特性;观测了不同饲料添加剂对黄鳝生长和繁殖特性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工作能为黄鳝养殖、人工繁殖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在池塘网箱养殖条件下,放养密度减少,黄鳝的增重率上升,但单位水面黄鳝渔获量以放养密度为0.6 kg/m2时最高;1~2龄黄鳝生长速度快,3龄以后生长速度显著下降。2.养殖条件下,早期网箱高密度培育的亲本未见产卵,早期低密度分养、早期性成熟期分养和晚期性成熟期分养3种不同亲本培育方式,亲鳝产卵期、产卵率、繁殖力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差异。产卵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产卵率分别为53.5%、54.1%和24.5%;平均每组出苗数分别为45.1尾、69.4尾和60.7尾;不同时期的鳝苗生长速度差异较大;随着雌鳝体重减小,产卵率和平均繁殖力下降,相对繁殖力增加,绝对繁殖力无明显差异;亲鳝性比1:1时,产卵率显著高于2:1。3.黄鳝的3种体色遗传在子一代较稳定;鳝苗期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均以大花鳝最高,但成鳝生长性能在不同体色间差异不显著。3种体色黄鳝的怀卵率以大花鳝最高,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均以隐花鳝最高;在“人工仿生态”条件下繁殖,产卵率以隐花鳝最高,达60%。4.饲料中按正交设计L8(27)同时加入4种添加剂:二氢吡啶、VE、HUFA和甜菜碱,养殖60 d后检测生长速度、卵巢系数、怀卵量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在合适比例搭配时对黄鳝的生长、繁殖和消化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饲料中二氢吡啶、VE、HUFA和甜菜碱的最适添加量(最适水平搭配)分别为:0.12%、0.04%、3.00%和1.00%。5.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物的养殖实验表明,酵母复合物对黄鳝生长和消化酶活性有一定影响,2龄黄鳝酵母复合物最适添加量为1.8%,3龄黄鳝的最适添加量为5.0%。